同“泣下新亭”。宋陆游《夜泊水村》诗:“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源见“日近长安远”。喻处京都帝王旁。清黄遵宪《车驾驻开封府》诗:“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语出宋.梅圣俞《陶者》:“陶尽门前土,屋土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杨万里《晚春行田南原》:“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蓑衣。”【词语十指不沾
南朝梁王泰的故事。王泰字仲通,琅邪临沂(今山东东南部)人。官至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王泰自幼敏悟,几岁时,祖母把侄孙们招集到一块儿,把一些枣和栗子散放在床上,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拾取,唯独王
同“五侯鲭”。宋孙觌《别象州陈守荣德》诗:“庖珍问五鲭,饼字炊十裂。”
《释氏要览上.法衣田相》载:袈裟亦称“田相衣”。因其多方格形图案,类水田畦畔纵横,故名。后因以“田衣”指袈裟。唐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诗:“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亦借指僧人。
源见“庾公尘”。比喻鄙视盛气凌人的权势。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诗:“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山涛,字巨源。”“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科举中第。明周履靖《锦笺记.及第》:“北海鹏抟日,南山豹变时,姓名书锦轴,端的是男儿。”
源见“斋马”。称颂地方官为官清廉。宋黄庭坚《送徐隐父》诗:“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