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

此典指赵括只能在纸面上夸夸其谈用兵打仗的空洞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后以此典比喻只知死啃书本,夸夸其谈,而不切合实际;也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而不能成为现实。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赵括从年轻时起就学习兵法,谈论起军事作战来,认为天下人没有谁能抵得上他自己。他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军事用兵之事,赵奢也不能驳倒他,但并不认为赵括是很好的军事家。赵括母亲问父亲赵奢为什么有这样看法,赵奢说:“战争,是要死人的地方,可是赵括说得太轻易。赵国不用他当统兵将领便罢,如果一定用他当上统兵将领,使赵国吃大败仗的就一定是赵括。”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间谍假造谣言的鬼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为统兵将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中,赵军被秦军打得大败,丧师数十万,赵括也被秦军射死。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7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76回:“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清·曾朴《孽海花》6回:“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着急,只怕他们纸上谈兵,终无实际,使国家吃亏。” 曾朴《孽海花》25回:“京朝士大夫企慕曾、左功业,人人欢喜纸上谈兵,成了一时风尚。”


偏正 在纸面上谈论用兵布阵。比喻不切实际的理论空谈。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以为天下无敌。尝与其父言兵事,父虽不能难倒他,但不以为然。后赵括为将,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将白起所败。赵国名臣蔺相如曾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姜磊《海的儿子》:“不过,社会是复杂的,你不能只是~,你要在那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去实行。”△贬义。多用于批评夸夸其谈而不联系实际的人或事。也作“纸上空谈”、“纸上谭兵”。


解释兵:兵法、兵事。本指战国时赵括只知道空谈兵法,不知实际运用。后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切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起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赵括曾经和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赵奢都说不过他,但是赵奢并不认为他真的能行。赵括的母亲问其缘故,赵奢回答说:“战争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赵括说得太轻松容易了。假如让他当将领,赵国一定大败。”

赵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孝成王继位。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展开了关系两国命运的决战。赵军数次战败后,老将廉颇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秦军无计可施,于是派人去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只怕赵括担任将军。赵孝成王信以为真,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说:“大王凭借名声使用赵括,就像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再来弹奏瑟一样,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赵王不听,仍然任命赵括为将。

赵括代替廉颇后,撤换军官,改变原来的号令纪律和对策。秦将白起佯装败退,出奇制胜地截断赵军的粮道,把赵军分割为两部分。赵括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和秦军交战,被秦军射死,赵军大败。剩下的几十万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全部活埋。此后几年之内赵国都处于亡国的危险边缘。

例句

即使确定了一项出色的任务内容,如果未能执行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


【词语纸上谈兵】  成语:纸上谈兵汉语词典:纸上谈兵

猜你喜欢

  • 郗氏文奴

    《晋书.刘惔传》:“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人也。……性简贵,与王羲之雅相友善。郗愔有伧奴善知文章(伧,粗野,鄙俗),羲之爱之,每称奴于恢。惔曰:‘何如方回(郗愔字方回)?’羲之曰:‘小人耳,何比郗公!’惔

  • 东墙自窥

    同“东墙窥宋”。明汤显祖《紫箫记.下安》:“三年未许,东墙自窥,芳花有意,春风几时,教人顿有章台思。”

  • 碧翁

    同“碧翁翁”。明袁宏道《天坛》诗:“碧翁难道是无情,分合千年议不成。”清陈维崧《渡江云.欲雪》词:“碧翁将试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词语碧翁】   汉语大词典:碧翁

  • 鸿庑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居贫之处。清厉鹗《朝天子.送楼于湘归吴门》曲:“鹤市谁依,鸿庑单栖,算归时仍客里。”

  • 色授魂与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色:神色;授、与:给予。意谓彼此眉目脉脉传情,魂合神交,情意相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 穷乃工诗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穷苦人之辞也。凡士之蕰

  • 借光

    同“借馀光”。《儒林外史》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借光”表示请人提供方便或向人询问之意,口语中也常说成“劳驾”,是一种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 骑箕星宿

    源见“骑箕尾”。指商代贤相傅说。《花月痕》十四回:“我就不做韩熙载,也要做个醇酒夫人的信陵君,那敢高比骑箕星宿,下镜风流哩!”

  • 青霄直上

    同“青云直上”。宋刘克庄《送洪侍御》诗之一:“青霄直上云梯易,白首能坚铁壁难。”【词语青霄直上】  成语:青霄直上汉语大词典:青霄直上

  • 谢家兴

    源见“咏絮”。泛指吟咏。唐钱起《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诗:“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词语谢家兴】   汉语大词典:谢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