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结缨而死

结缨而死

缨(yīiīing英):系在脸下巴底下之帽带子。

此典指子路被乱军砍断帽带子,他系帽带子,被杀死。子路(前542年——前480年),仲氏,名由,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孔子学生。性爽直勇敢,喜闻过,事亲至孝。孔子任鲁国司寇(掌刑狱、纠察)时,他任季孙氏宰(家臣),后任卫国(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北)大夫孔悝(kuī亏)宰(家臣),卫国贵族之间发生内乱,子路赶回城里去,想救孔悝出城,被乱军砍断帽带子。子路说:“有德君子之死,帽子不能脱去。”于是他系帽带子,被杀死。后以此典形容慷慨献身。此典又作“结缨”、“仲由缨”、“效子路”

【出典】:

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2193页:“子路曰:‘君子(西周、春秋时对贵族通称;春秋末及以后称“有德者”)死而冠不免(脱去)。’遂结缨而死。”

【例句】: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尝欲结缨伏剑,少谢万一;剖心摩踵,以报所天。”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宋·文天祥《言志》:“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典源】 《左传·哀公十五年》:“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季子曰:‘是公孙也,求利焉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大 (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大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大子闻之惧,下石乞、孟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载。

【今译】 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 (一字“季路”) 为卫国大夫孔悝之邑宰,孔悝与太子蒯聩作乱,当时子路正在外,闻讯赶回,途中遇见别人,劝他不要回去,子路说:“我既为食禄的臣子,不能逃避。”于是冲进城去,孔悝与蒯聩登台与子路相见,子路想烧台,蒯聩害怕,派石乞、孟黡下台与子路搏斗,击断子路的冠带。子路说:“君子死,冠不能不戴。”在结冠带时,被对方杀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慷慨献身。

【典形】 结缨、效子路、仲由缨。

【示例】

〔结缨〕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尝欲结缨伏剑,少谢万一; 剖心摩踵,以报所天。”

〔效子路〕 宋·文天祥《言志》:“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仲由缨〕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猜你喜欢

  • 三方落网,一面驱禽

    源见“网开三面”。谓法宽政仁,德及禽兽。北周庾信《汤解祝网赞》:“三方落网,一面驱禽。德矣圣政,仁乎用心。”

  • 开目为晨

    《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晋.郭璞注:“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又《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

  • 西湖处士

    同“孤山处士”。宋吕胜己《满江红》词:“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词语西湖处士】  成语:西湖处士汉语大词典:西湖处士

  • 并立不悖

    并:一齐。立:存在。悖:抵触、相冲突。同时存在,互不冲突。宋.邓牧《伯牙琴.宝说》:“道德仁义、文章学问,亦未尝一日不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并立不悖,特显晦不同耳。”见“并行不悖”。宋金·邓牧《伯牙琴·

  • 销魂

    亦作“消魂”。旧时谓人的精灵为魂。人过度受刺激而神思茫然,仿佛魂魄将离人体。多用以形容悲伤愁苦时的情状。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旧时的诗词小说中也常用以形容男女欢情。【词语销魂

  • 穮蓘

    《左传.昭公元年》:“譬如农夫,是穮是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杜预注:“穮,耘也;壅苗为蓘。”后因以“穮蓘”泛指辛勤劳作。宋刘克庄《谢韩孔惠见访》诗:“莫向明时嗟不遇,乃翁穮蓘子逢年。”【词语穮蓘】

  • 汝月

    同“汝南月旦”。宋欧阳修《谢胥学士启》:“鲁衮垂乎一字,宠极于华章;汝月更乎坐评,自成于往法。”【词语汝月】   汉语大词典:汝月

  • 满地横流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清 丘逢甲《兰西将去潮》诗之四:“熏天宝气功名贱,满地横流进路难。文士岂宜逢世乱,高官原不称儒酸。”

  • 剑头炊

    源见“盲人骑瞎马”。形容极其危险。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诗:“脱身天禄阁,危于剑头炊。”【词语剑头炊】   汉语大词典:剑头炊

  • 缠头客

    源见“缠头”。指寻花问柳之人。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五:“〔颜鉴堂〕《题楚莲香》云:‘蝶蜂也似缠头客,乱逐游踪上下狂。’”【词语缠头客】   汉语大词典:缠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