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结袜

结袜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文王伐崇(注:崇,古国名,地在丰、镐之间。《史记.周本纪》称“伐崇侯虎”概指此),至凤凰虚,袜系解,因自结。太公望曰:‘何为也?’王曰:‘君与处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今王先君之臣,故无可使也。’”

文王征伐崇国到凤凰虚,忽然袜带开了,便自己动手结扎起来。姜太公问他为什么不请臣下帮助,文王说自己身边的人非师即友,要么就是负责各种专务的使官,自己也是先朝的一个臣子,觉得不便请别人帮做此类事情,于是欣然亲自去做。后因用为仁主尊贤之典。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设鼓悬钟,千古仰夏王之乐善(见“设鼓悬钟”);释旄结袜,万年钦西伯之尊贤。”

史记.张释之列传》:“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

王生使张释之在朝堂之上当众为自己结袜,表面上似为辱没,实则为提高其威信。战国魏侯嬴直上信陵君车,信陵君执辔愈恭;侯又入市拜访朱亥,故久立,使信陵君等待,市人见魏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王生的作法与侯生的作法一样,使其信赖的人得到了屈尊事下、谦和以待人的美誉。后因用为屈尊事下的典故。

宋.苏轼《赠李兕威秀才》诗:“酒酣聊复识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苏文忠公诗合注》卷四三)


【词语结袜】   汉语词典:结袜

猜你喜欢

  • 泣歧路

    又作“泣歧”或“歧逵”。汉代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歧路。因为歧路容易迷失方向,使人无所适从,因此感伤。

  • 炊菰斫脍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回故乡。宋陆游《初离兴元》诗:“炊菰斫脍明年事,却忆思游亦壮哉。”

  • 鸣琴称治

    同“鸣琴化治”。清钱谦益《直隶应天府句容县罗延光授文林郎制》:“鼓箧有闻,鸣琴称治。”

  • 画沙聚米

    同“伏波聚米”。清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肰(然)。”并列 画地图于沙上,聚米为山谷,分析军事形势,决定战策战略。清·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

  • 支床有龟

    参见“龟支床足”。【词语支床有龟】  成语:支床有龟汉语大词典:支床有龟

  • 参差竹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王逸注:“参差,洞箫也。”补注:“一作??>。”一说笙名。相传为舜所造排箫。因所用竹管长短不齐,故名。此用指古乐器名。宋.苏轼《次韵王

  • 章台折杨柳

    源见“走马章台”。喻指狎妓生活。唐崔国辅《长安少年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

  • 无巧不成书

    清.洪栋园《后南柯.招驸》:“东宫巧于捉弄,公主巧于动人,田生巧于委禽,宫女巧于假冒,所谓无巧不成书也。”“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多意外巧合,出乎意表之外。朱自清《“标准与尺度”.自序》:“书里分别的

  • 锦绣被原野

    同“锦绣裹山川”。宋苏轼《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诗:“锦绣被原野,金珠散贫贱。”【词语锦绣被原野】   汉语大词典:锦绣被原野

  • 绝弦破琴

    同“伯牙绝弦”。表示知音已去。《汉书.扬雄传下》:“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