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缩地补天

缩地补天

即改造天地,比喻实行全面改革。为唐朝初年议定音律时大臣们恭维唐高祖李渊的词句。李渊(566-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隋末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又拜太原留守。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晋阳(今山西太原),进攻关中,并占领了长安。第二年正月建立了唐王朝。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全国,并依据隋制重建了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颁布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修订了律令、重建了府兵制,为唐王朝奠定了基础。武德九年(626年)退位。

【出典】:

旧唐书》卷28《音乐志一》1043页:“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例句】:

清·纪昀《槐西杂志·崔生》:“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


并列 改造天地,比喻实施非凡之事。《旧唐书·音乐志一》:“高祖~,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褒义。多用于称赞创新精神。→改天换地↔因循守旧 碌碌无为


【词语缩地补天】  成语:缩地补天汉语词典:缩地补天

猜你喜欢

  • 蝇头细书

    用似蝇头般的小字写成的书。《南史.衡阳元王道度传》:“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阶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

  • 否极泰至

    见“否极泰来”。【词语否极泰至】  成语:否极泰至

  • 团力法

    参见:皋惟团力

  • 兵无血刃

    同“兵不血刃”。《北史.序传.凉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所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唐 陆贽《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制胜以谋,兵无血刃。”见“兵不血刃”。

  • 取精用弘

    原指居官掌权很久的人,其享用多而精。《左传.昭公七年》:“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后来指从丰富的材料中吸取精华为“取精用弘”。【词语取精用弘】

  • 四海皆兄弟

    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见“四海之内皆兄弟”。晋·陶潜《与子俨等疏》:“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之义。”【词语四海皆兄弟】  成语:四海皆兄弟汉语大词典:四海皆兄弟

  • 戴渊锋颖

    《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其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锋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

  • 什袭深藏

    同“什袭珍藏”。元吴师道《红玉杯为陈云峤太祝赋》诗:“华堂舞罢饮阑时,什袭深藏莫刓缺。”

  • 续凫断鹤

    同“断鹤续凫”。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之五:“续凫断鹤枉人谋,万事终输鬼一筹。”并列 野鸭的腿接上一段便造成痛苦,野鹤的腿切断一节便造成悲哀。比喻不要违反事物本性。语本《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

  • 马归十二闲

    《周礼.夏官.校人》:“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闲,马厩。古代《周礼》中记:天子有十二马厩,有六个品种的马匹。后用天子有广大的马厩,能容纳各种不同的良马来比喻群贤毕至,四海同归之意。宋.胡直孺《同官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