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 ㄐㄧˋ jì ):好马。枥( ㄌㄧˋ lì ):马槽。烈士:古指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表示人到老年,仍有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语出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口尽缺。”李先念《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序》:“尔重同志是一位老同志。他在退休之后,仍不辞辛苦,伏案提笔,花了八年的时间,写出这部380万字的文学巨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尔重同志是一个榜样。”也单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人民日报》1980年10月28日):“许多人虽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毕竟力不从心,不能像当年那样生龙活虎般地工作了。”陈锡炎《壮心未与年俱老》(《长江日报》1992年9月10日):“人的年龄老,精神不应老,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单引〔老骥伏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明.张岱《公祭张亦寓文》:“其胸中真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巨鱼失水、老骥伏枥之悲。”也单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武英志等《独闯生命禁区,勇攀治癌高峰》(光明日报》1993年3月5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武艺敬先生年过花甲,但常以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勉。”


猜你喜欢

  • 红袖拂尘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注:宋寇准封莱国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或得常

  • 竹成龙

    同“竹杖成龙”。宋裘万顷《次施真人韵》:“勿疑蕉覆鹿,会见竹成龙。”

  • 纸价增

    同“洛阳纸贵”。宋惠洪《赠蔡儒效》诗:“江左相传纸价增,东坡一读不复和。”

  • 蚁喧床下

    同“蚁动牛斗”。清陈维崧《沁园春.病中云臣馈我药赀赋此志谢》词:“鼠斗庭前,蚁喧床下,败壁徒悬犊鼻裈。”

  • 端午

    阴历五月初五。本称“端五”。端:初。又称“端阳”、“重五”、“重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

  • 大旱望云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后以“大旱望云”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

  • 隐居放言

    避世隐居,任意高谈阔论。《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身中清:指他们的行为符合廉洁之道。废中权:指他们处在乱世则自己废弃免祸,符合权变之道。

  • 贫乏不能存

    存:生存。 意谓穷得活不下去。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凡为官须廉洁自持。贫者士之常。古人谓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

  • 被旨即成

    《新唐书.张九龄传》:“始,说知集贤院,尝荐九龄可备顾问。说卒,天子思其言,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会赐渤海诏,而书命无足为者,乃诏九龄为之,被诏即成。”说:张说,唐代大臣,张九龄为玄宗时大臣

  • 丰年瑞

    南朝 宋谢惠连《雪赋》:“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后因以“丰年瑞”谓冬天所降的大雪。唐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不睹丰年瑞,安知燮理才。”明陈继儒《辟寒部》二引无名氏词:“看来不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