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目见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载:战国时,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嘱咐西门豹要亲自调查了解情况,不要轻信传闻。“文侯曰:‘……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贱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西门豹果然没有辜负魏文侯的希望,到邺地后,深入下层,了解民情,把邺治理得很好。后用“耳闻不如目见”指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清末李宝嘉作《文明小史》一五回:“看看新书,看看新闻纸,已经增长不少的知识。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


【词语耳闻不如目见】  成语:耳闻不如目见汉语词典:耳闻不如目见

猜你喜欢

  • 刘桢疾

    同“刘桢病”。唐白居易《酬牛相公见示兼呈梦得》诗:“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 陶公鲊

    源见“封鲊”。泛指奉养父母的美食。清 丘逢甲《柬秦子质军门》诗:“思亲梦寄陶公鲊,教子经传尚父钤。”

  • 王祥鲤

    源见“王祥卧冰”。咏鲤的典故。明吴龙翰《鲥》诗:“百年梦寐王祥鲤,千里风情张翰鲈。”

  • 狗站

    此典指元代辽阳行省使用狗挽车的驿站。元代判处远流三千里的囚犯常常被置于辽阳行省北部奴儿干之地(今黑龙江口一带)。在通往奴儿干的驿道上,连五城等处气侯极其寒冷,江河湖泊自八月结冰,来年四、五月方解冻。来

  • 愧处卢前

    同“自愧卢前”。宋韩琦《次韵答致政赵少卿》:“登科常愧处卢前,叙齿于兄小十年。”

  • 君王镜里头

    源见“好头谁斫”。指暴君覆灭。清陈恭尹《隋宫》诗:“十年士女河边骨,一笑君王镜里头。”

  • 许由一瓢

    同“许由瓢”。唐李瀚《蒙求》:“蒋诩三径,许由一瓢。”

  • 九流十家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汉代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曾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所谓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此十家

  • 明经

    通晓经术。《汉书.平当传》:“以明经为博士。”唐代科举制度中有明经科,主要考试经义。《新唐书.选举志》记唐代取士之科,有明经:“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 遮车辙

    源见“攀辕卧辙”。借指挽留离任良吏。唐白居易《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诗:“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