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臣靡兴夏

臣靡兴夏

左传.襄公四年》载:寒浞初为寒国国君伯明氏的谗佞之臣。后羿(上古时夷族首领,善射。)篡夺了帝相的政权后,号有穷氏,任寒浞为相。“浞行媚于内(内,指宫人,浞与羿妻妾相通),而施赂于外(指收买羿的属臣)”,终于使人杀羿于桃梧而烹之,自立为帝,袭有穷氏之号。后来夏之遗臣靡,依靠有膈氏的支持,“收二国之烬(烬,指斟灌、斟寻二国之遗民),以灭浞而立少康(帝相之子)。”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后因以“臣靡兴夏”的典故比喻振兴父母之邦,并寄托爱国之志。

明.张煌言(寄纪侍御衷文)诗:“夏兴犹赖臣靡力,楚复还凭包胥身。”又《答赵廷臣》诗:“敢望臣靡兴夏祀,祗凭帝鉴答商孙。”


猜你喜欢

  • 雁塔题

    同“雁塔题名”。明单本《蕉帕记.提因》:“曾与他丸内明珠作聘仪,又替他锦字高高雁塔题。”

  • 浦还珠

    源见“合浦珠还”。形容灯火辉煌,光彩夺目。宋刘弇《次韵和彭道原元夕》:“赤帝鞭车堕云衢,烛龙骈头浦还珠。”

  • 猪王

    《宋书.始安王休仁传》:“休仁及太宗、山阳王 休祐,形体并肥壮,帝乃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尤肥,号为‘猪王’,号休仁为‘杀王’,休祐为‘贼王’。”后因以“猪王”为对体肥的有权势者的蔑称。清黄遵宪《三哀

  • 木榻跪穿

    同“木榻坐穿”。清 吴启元《广宁望医巫闾山雪》诗:“木榻跪穿心久定,黄金锄去眼谁看。”

  • 江革忠孝

    《南史.江革传》:“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革幼而聪慧,早有才思,六岁就解属文。父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十六丧母,以孝闻。……上大宴,举酒劝革曰:‘卿那不畏延明害?’

  • 走马章台

    章台:汉朝首都长安章台下街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处理政务很有谋略,颇得朝廷赏识。但张敞平时为人随便,不摆高官的架子。上朝回来,他常从热闹的章台街经过,让御吏赶马,自己用扇子遮面拍马

  • 鞭山

    源见“驱石驾沧津”。指传说中神驱山石助秦始皇造东海之桥。明袁宏道《天柱山谒帝》诗:“鞭山驾鼋鼍,一笑秦皇帝。”

  • 惟桑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汉.毛氏传:“父之所树,已尚不敢不恭敬。”《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是说先人在宅边多种桑与梓,后人应该恭敬扶植。后遂用为指代乡里。唐.崔善为《

  • 蛮触之争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战国时,魏国与齐国发生矛盾,魏惠王要派人去刺杀齐王,魏王手下的戴晋人用蜗牛角上蛮

  • 机心

    源见“抱瓮灌园”。指机巧之心。唐柳宗元《秋晓行南谷惊荒村》诗:“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词语机心】   汉语大词典: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