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芦中

芦中

源见“芦中人”。泛指亡匿之处。清全祖望《周布衣传》:“一日遇华亭 徐副院孚远于芦中,与之偕归。”


猜你喜欢

  • 抱薪救火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魏世家》载:战国时,秦国大败魏、韩、赵三国军队,魏将段干子很害怕,建议魏厘王将南阳割给秦国,厘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合纵派首领苏秦的弟弟苏代坚决反对割地事秦。

  • 一波三折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形容写字笔画曲折多姿。《宣和书谱》卷五:“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林放《外行的症结在哪里》:“回顾这二十多年知识分子问题

  • 莱妇

    同“莱妻”。《文选.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既称莱妇,亦曰鸿妻。”张铣注:“老莱子妇,梁鸿妻,并古之贤妇人也。”【词语莱妇】   汉语大词典:莱妇

  • 壑舟

    源见“藏舟去壑”。比喻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不停地变化迁移。晋陶潜《杂诗》之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词语壑舟】   汉语大词典:壑舟

  • 怀中江橘

    同“怀橘”。唐岑参《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诗:“尚书未出守,爱子守青州……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

  • 鼠牙雀角

    源见“雀角鼠牙”。比喻强暴势力。明许自昌《水浒记.分飞》:“鼠牙雀角甚纵横,全仗你力周旋,这死生肉骨感何穷。”亦指讼事或引起争讼之事。宋刘克庄《乙丑生日回启.莆田仙游两宰》:“万口诵龙筋凤髓之判,片言

  • 草间偷活

    见“草间求活”。

  • 灵蛇髻

    宋.佚名《采兰杂志》:“汉末,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有赤珠若梧子,不伤人。后(甄后)每梳妆,蛇则盘结为髻形于前。后因效而为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三国魏文帝曹丕的甄皇后,梳妆时常有一口

  • 捧靴

    源见“脱靴㈠”。指挽留离任良吏。清袁枚《送中丞至惠山蒙赐人参留别》诗之二:“一路官民尽捧靴,中丞病起奈劳何。”【词语捧靴】   汉语大词典:捧靴

  • 采药庞公

    源见“鹿门采药”。指东汉鹿门山采药不返的隐士庞德。宋赵文《塞翁吟》词:“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