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中圣人”。称清酒和浊酒。宋陆游《溯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并列 酒的别称。语本《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诉溪》:“闲携~酒,重
源见“刻木为吏”。本指木刻的狱吏。借指刑官。《文苑英华》卷五四八引无名氏《妖言判》:“定刑名于木吏,应入流条;量减赎于金科,合从徒坐。”【词语木吏】 汉语大词典:木吏
同“击副车”。清顾炎武《秦皇行》:“博浪沙中中副车,沧海神人无奈何!”
源见“梦幻泡影”。喻指去世。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即予同年生,八九已露电。”【词语露电】 汉语大词典:露电
源见“天衣无缝”。比喻诗文自然浑成。唐刘禹锡《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诗:“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容止》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晋河东闻喜人裴楷,字叔则。仪表俊秀,脱去帽子,粗服乱头,也很漂亮
源见“丈席”。指讲学。宋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词语席函丈】 汉语大词典:席函丈
参见“群起而攻之”。
同“归马放牛”。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如周室修文,归马牛而示弗用。”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杜预注:“颜貌不扬显。”后以“其貌不扬”形容人的容貌平常。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某少君》:“今又闻其来也,皆惧,及相晤,其貌不扬。父甚狐疑,两兄直叱为妄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