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衣绣夜行

衣绣夜行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指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关于这段故事,《楚汉春秋》、《扬子法言》都有类似记载,惟二书记说者是蔡生,《汉书》说是韩生。

又《太平御览》卷二百引《东观汉记》:“建武二年(公元二十六年),定封景丹(《艺文类聚》卷五一引作耿丹)栎阳侯。上(刘秀)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

项羽等灭秦后,有人劝说他宜巩固关中,以成霸业。但项羽见到秦朝宫室被烧得残破不堪,又沽名钓誉,一心想回江东,否则就如“衣绣夜行”,不得体面。这足以看到项羽没有政治远见,难怪被人笑他“沐猴而冠”了。

“衣绣夜行”又称“衣锦夜行”,是说穿着锦绣彩衣在夜间行走,光彩体面不能被人看见,实意为不能炫耀于人。后常以此比喻虽有声名荣显或空负才华,不能显示于人前或不被人赏识。《汉书》作“衣锦夜行”,故后又以“昼锦”,指为官得志,显贵还乡。

宋.辛弃疾《临江仙.昨日得家报……》词:“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


连动 穿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当官,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显。《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谁知之者!’”△旧作贬义。用于形容虽荣耀而未显示于人。↔衣锦昼行。也作“被绣夜行”、“被绣昼行”、“衣锦夜行”、“衣锦夜游①”、“衣绣夜游”。


【词语衣绣夜行】  成语:衣绣夜行汉语词典:衣绣夜行

猜你喜欢

  • 王孙春草

    《文选》卷三三汉.刘安《骚.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李善于题下所作的序注说:“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

  • 啖鱁鮧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作酱法”中“作鱁鮧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汉武帝逐夷(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东夷)至于海滨,闻有香气而不见物。令人推求,乃是渔父造鱼肠于坑中,以至

  • 卜夏之痛

    源见“丧明之痛”。指丧子。夏,子夏,名卜商。明张居正《答司成张宏阳书》:“承华翰,知公有卜夏之痛。得许司成书,极言公苦悰,殊为悬念。”

  • 陈叔宝全无心肝

    陈叔宝:即六朝时的陈后主,以荒淫亡国。全无心肝:是说他昏愦糊涂,不知羞耻。语出《南史.陈本纪》:“(陈叔宝)既见宥,隋文帝给赐甚厚,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守者奏言叔宝云

  • 河女鹊

    源见“乌鹊填桥”。美称喜鹊。唐李峤《同赋山居七夕》诗:“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 玉杵之盟

    《太平广记》卷五十《裴航》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代书生裴航,赴试不第,便到武昌西江中的鄂渚去游历。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在湘汉的一只客船上,偶遇仙人云翘夫人。夫人使婢女袅烟持诗一章给裴航,其诗写道:“一饮

  • 浮丘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鹤。唐卢照邻《羁卧山中》诗:“倘遇浮丘鹤,飘摇凌太清。”

  • 砥砫

    同“砥柱”。清杨棨《感事》诗:“方倚只身为砥砫,枉遭众口毁长城。”【词语砥砫】   汉语大词典:砥砫

  • 俎上鱼肉

    偏正 俎,砧板。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任人宰割。比喻处境困难,命运交由他人支配。蔡敦祺《林则徐》(上):“从此国土破缺,寇盗纷至,吾国将成列寇~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方面。也作“俎上肉”。

  • 老汉滨

    《后汉书.荀叔传》附《荀爽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东汉颍川颍阳人荀爽,字慈明,为避党锢之祸,曾隐遁汉水之滨十余年,专门著述,遂为大儒。后用为隐遁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