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褒姒惑周

褒姒惑周

褒姒(Bāo Sì包四):褒国姓姒的女人,周幽王宠立为王后,遂失信于诸侯,而导致自己败死。比喻帝王荒淫无道,迷恋女色而祸国害己。周幽王(?——前771年)宠爱褒国进献的姒女,废申后,继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不喜爱笑,周幽王想尽办法让她笑,褒姒仍旧不笑。周幽王原来准备有烽燧和大鼓,是准备有外敌入侵点燃烽火报警用的。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各地诸侯都起兵来救援,来到却不见有外侵敌寇,诸侯们失望,褒姒见诸侯们忙乱混杂,却大笑起来,周幽王很高兴,以后几次点燃烽火,为褒姒发笑。这样逐渐失信于诸侯,他们再也不来上当了。后来,西方外族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急燃烽火召各地诸侯来救,但都怕上当,谁也不来了。犬戎在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下将周幽王杀死,褒姒也被俘虏,并把周王室及民间财物抢掠走。此典又作“伪烽”、“褒女笑”、“举烽”、“周惑褒姒”、“烽火戏诸侯”、“举火取笑”。

【出典】:

史记》卷4《周本纪》147、148、149页:“幽王嬖(bì毕,宠爱)爱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燧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yuè越,通“悦”,高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唐·李商隐《华清宫》:“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宋·苏轼《骊山三绝句》之二:“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宋·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周惑褒姒烽火起,纣惑妲己贤人死。” 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俺不曾创盖摘星楼,又不曾烽火戏诸侯。” 元·白朴《梧桐雨》:“须不似周褒姒举火取笑,纣妲己敲胫觑人。”


猜你喜欢

  • 因鬼谒帝

    源见“食玉炊桂”。指难得相见。清王光承《与吴六益书》:“夫魏勃……乃旦旦而扫其舍人之门,因鬼谒帝,宜乎灌将军以勃为妄人也。”

  • 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即将刚刚帮助过自己的事物或人抛弃掉。许有壬(1287-1364年),元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字可用。自幼颖悟,善笔札,工辞章。先为儒学教官,仁宗朝登进士第。历任同知辽州事、吏部主事、监

  • 镊白

    《南史.齐本纪下》:“废帝郁林王……时年五岁,床前戏。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问之曰:‘儿言我谁耶?’答曰:‘太翁。’高帝笑谓左右曰:‘岂有为人作曾祖而拔白发者乎。’即掷镜、镊。”南朝齐高帝,曾拔白发,正

  • 寝处

    源见“寝食皮肉”。形容仇恨极深而必报。《聊斋志异.宫梦弼》:“和击桌曰:‘曩年非姥怜赐一瓯粥,更何得旋乡土!今欲得而寝处之。’”【词语寝处】   汉语大词典:寝处

  • 攀轮

    同“攀车”。王闿运《哀江南赋》:“阳沉掩幕,雨泣攀轮。”【词语攀轮】   汉语大词典:攀轮

  • 曲学阿世

    曲学:歪曲或违背自己的学识。阿( ㄜ ē 婀):曲从,迎合。汉武帝时公孙弘假《公羊春秋》以行政事,儒生辕固叫他不要“曲学以阿世”。《史记.儒林列传》:“(辕)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 龙光牛斗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人卓越的才能或卓著的声望。宋刘辰翁《水调歌头》词:“历落英雄孺子,灭没龙光牛斗,胜败黯然平。”

  • 资深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原谓蓄积深厚,后引申以谓阅历丰富,资格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但

  • 枭首

    枭(xiāo消)首:古代酷刑之一,砍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示众。此典指秦始皇的母亲——皇太后,宠幸假宦官嫪毐(lào ǎi涝矮),嫪毐叛乱,被秦始皇发令捕捉,砍头悬挂示众。后以此典比喻极刑处死。嫪毐(?—

  • 绨袍怜

    同“绨袍惠”。清查慎行《敝裘》诗之一:“布褐不妨为替代,绨袍何取受哀怜?”柳亚子《自题辽东夜猎图》诗:“题诗却念旧王孙,绨袍怜我交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