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襦袴恩

襦袴恩

襦(rú如):短衣,短袄,上衣。袴:(同“裤”kù库):套裤,下衣。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严冬季节制做棉衣救济受冻百姓的恩德。萧统(501-531年),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代文学家。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太子,未即位而卒,谥(shì试,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曾招集文学之士编辑《文选》30卷,对后世颇有影响。太子自幼聪敏,三岁学习《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全能大声背诵。太子姿貌甚美,举止大方。读书数行俱下,过目不忘。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喜欢接纳才学之士,不知疲倦。经常与才学之士商榷古今,研讨篇籍;文章著述习以为常。当时东宫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曾有过。太子虽身处皇室,却深知体恤百姓。普通年间,由于战乱,京师之内谷米昂贵,太子遂命节衣缩食。每逢霖雨积雪,就选派可靠的人,深入闾(lǔ吕,古时25家为一闾)巷,对贫困之家及流寓道路的人,周密赈救;还提大批绵帛,制做许多棉衣、棉裤,送给受冻的贫民。如穷人死了无力办理丧事,他就给买一个薄板棺材。此典往往比喻在位者施惠于民。

【出典】:

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168页:“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fěi匪,薄)衣减膳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做襦袴,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huì慧,小而薄的棺材)。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liàn练,收束。又读liǎn脸)容色。”

【例句】:

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


猜你喜欢

  • 悉帅弊赋

    参见:悉索敝赋见“悉索敝赋”。《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踦跂毕行,无有处人。”※弊,通“敝”。

  • 孝标情厚

    刘峻(462-521年)字孝标,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家贫好学,南朝梁学者,文学家。天监初典校秘书,后任荆州户曹参军。讲学东阳紫阳山,从学者甚众。著《辨命论》,企图用自然命定论反对佛教的有神论。秣陵(

  • 斗牛

    源见“丰城剑气”。借指宝剑。清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吞剑》:“亡命居然弹铗游,还能饮刃向咽喉。中藏戈戟人间有,莫道胸能吐斗牛。”【词语斗牛】   汉语大词典:斗牛

  • 呴湿濡沫

    源见“相濡以沫”。谓同处困境,互相救助。清钱谦益《祭姚母文夫人》:“镞砺道义,切磨文章,呴湿濡沫,蛩巨扶将。”又《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并

  • 丰城神剑

    同“丰城宝剑”。元耶律楚材《和非熊韵》:“已发丰城神剑出,休嗟暗雪夜光投。”【词语丰城神剑】   汉语大词典:丰城神剑

  • 不打不成相与

    见〔不打不成相识〕。见“不打不相识”。《儿女英雄传》10回:“‘我的菩萨! 没把我唬煞了! 这如今可好咧!’姑娘道:‘告诉你老人罢,这就叫作~。’”【词语不打不成相与】  成语:不打不成相与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新婚三日来到厨房,洗净双手去作羹汤。 古时认为妇女的职责是“主中馈”,故用此二句作为新娘的生活实录。语出唐.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儿女英雄传》二八回

  • 韩朋木

    源见“相思树”。古代传说中的相思树。元 杨维祯《西湖竹枝歌》之三:“琵琶原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词语韩朋木】   汉语大词典:韩朋木

  • 咬文嚼字

    原指词句上的细致斟酌。元代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官泛征,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后转而指人迂执而不达事务。元曲《杀狗劝夫》:“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亦用以形容卖弄文才,装腔作势的丑态。《红

  • 燃萁泣豆

    同“燃萁煮豆”。清董以宁《烛影摇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词:“愁到弃捐葱薤,也应同燃萁泣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