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诗有神助

诗有神助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氏家录》云:康乐(即谢灵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遇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传说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因梦见族弟惠连而得佳句,认为得到“神助”。后因以“诗有神助”比喻由于灵感而写就的好诗或写诗时突发的灵感。又作“神助笔”。

唐.杜甫《游修觉寺》诗:“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唐.李洞《砚水墨障子》诗:“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猜你喜欢

  • 魏紫姚黄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马坡,其地属河阳,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

  • 蜡凤嬉

    《南史.王僧虔传》:“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凰。”蜡凤,蜡泪制的凤凰。后因以“蜡凤嬉”为少年嬉戏之典。宋辛弃疾《南乡子

  •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这是后汉杨震拒绝接受贿赂之语。表示任何一件隐私之事都不会没人知道。语出《资治通鉴.汉纪.安帝永初四年》:“震年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

  • 伏枥

    枥:马棚。伏枥:马被放进马棚里喂养。李寻字子长,平陵(治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研究《尚书》,喜欢对发生的灾害或特异的自然现象(如水灾、山崩、地震、日月食等)进行评说。由大司马王根推荐,李寻得到汉哀帝的尊

  • 焚车

    《晋书.阮裕传》:“裕有好车,借无不给。有人欲借而不敢言,裕闻之曰:‘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阮裕因为人家不敢向他借车,而认为要车无用,就将车烧掉了。后以“焚车”为乐于助人的典故。

  • 间不容发

    谓两者之间相距极微,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死与生、成与败极为接近,比喻形势紧迫危急到了极点。淮阴人枚乘(?一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初为吴王刘濞(bì必)郎中,上书劝刘濞不要谋反,说:“如果用

  • 谢安问献之

    《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传》:“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知!’”“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

  • 一马不跨两鞍

    旧时比喻贞女不事二夫。《元史.列女传》:“衣氏,汴梁儒士孟志刚妻。志刚卒,贫而无子,有司给以棺木。衣氏给匠者曰:‘可宽大其棺,吾夫有遗衣服,欲尽置其中。’匠者然之。是夕,衣氏具鸡黍祭其夫,家之所有悉散

  • 笥腹

    源见“孝先便腹”。喻博学者腹中学识之富。笥,指书箱。清李渔《奈何天.忧嫁》:“我自有笥腹,当奁随,又何用五车书在轿后推。”【词语笥腹】   汉语大词典:笥腹

  • 满床笏

    笏(hù护):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笏板搁置满床。形容一门多人为官,家族显赫。典出唐崔神庆父子事迹。崔神庆,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详。则天时,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