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藏舟去壑”。谓自然规律力大无穷。清黄景仁《咏怀》之九:“造物用深文,夜半多有力。”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后因以“诵弦”指诵读诗歌。宋范成大《范村午坐》诗:
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出典】:《易·系辞下》:“子曰:‘天下何
晋代阮籍《答伏羲书》“且玄云无定体,应龙不常仪。或朝济夕卷,翕忽代兴;或泥潜天飞,晨降宵升。舒体则八维不足以畅迹,促节则无间足以从容。是又瞽人所不能瞻,琐虫所不能解也。”这几句话大意说,云龙变幻莫测,
见“并行不悖”。[例]秀美的漓江景色,充分展示了上苍造物的鬼斧神工,让万物~,怎不让人慨叹天公造物的美丽神奇。
同“展草”。《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犬解报恩能?(同?)草,马能知主解垂缰。”《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马有垂缰之报,犬有?草之恩。”
源见“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法。唐黄滔《谢试官启》:“自提携江笔,铿掷孙金,投身而倾动龙宫,挥手而震惊蟾窟,时争垫角,俗竞嚬眉。”【词语嚬眉】 汉语大词典:嚬眉
见“甘井先竭”条。主谓 甘美之泉必致枯竭。比喻才士早衰。《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直木必伐。”△褒义。用于描写冤屈。→甘井先竭【词语甘泉必竭】 成语:甘泉必竭汉语大词典:甘泉必竭
源见“残山剩水”。指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清无名氏《指南梦》第九曲:“叹息长江天堑,水剩山残。”见“残山剩水”。清·无名氏《指南梦》9曲:“叹息长江天堑,~。”【词语水剩山残】 成语:水剩山残汉
同“虎尾春冰”。宋陆游《小舟》诗:“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词语虎尾】 汉语大词典: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