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越甲鸣君

越甲鸣君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狄,或作迪)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指长兵器,如戈矛之类,或能及远的兵器,如弓箭之类)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同畋,出猎)于囿(苑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以不得杀牲受祭指灭国)。’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战国时,越国的军队攻入齐国。齐大臣雍门子狄向齐王请求自裁。齐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雍门子狄举“车毂鸣君”,因失职而车右死为例,说明“越甲鸣君”是大臣失职,不能卫君保国,故只有以身殉国,遂自刎身亡。

旧因常以“越甲鸣君”用为为君王而赴死的忠烈节义的典故;也指称国遭危难,受敌侵凌。

曹植《求自试表》:“故车右伏剑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唐.王维《老将行》诗:“愿得燕弓射大将,耻将越甲鸣吾君。”


主谓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 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 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比喻外敌入侵而激发起忠君爱国的思想。陈玉树《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情共愤,百蛮终献吉光裘。”△褒义。用为忠君爱国的典实。


【词语越甲鸣君】  成语:越甲鸣君汉语词典:越甲鸣君

猜你喜欢

  • 要缠头

    宋.乐史《太真外传》:“八姨为秦国夫人,上《羯鼓曲》,曲罢。上戏曰:‘阿瞒乐籍,今日幸得供养夫人,请一缠头。’秦国曰:‘豈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遂出三百万为一局焉。”缠头:赏歌舞人,以锦綵置之头上

  • 东方牍

    源见“三千牍”。借指向帝王的长篇上书。明唐寅《赠徐昌国》诗:“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伴法王。”

  • 林宗巾

    《后汉书.郭泰传》:“(泰)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东汉郭泰字林宗,一次在途中遇雨,便将头巾折一角垫着以御雨。别的人因倾慕郭泰的为人,于是将头巾故折一

  • 牛眠处

    同“牛眠地”。明李东阳《房山山房相墓道中纪事》诗之六:“前冈恐有牛眠处,倦马临溪驻复行。”

  • 雉哺东郊

    同“雉乳”。明姚夔《寄赠咸宁唐大尹》诗:“凫飞南国花盈县,雉哺东郊柘满村。”

  • 枯肆

    同“枯鱼之肆”。前蜀杜光庭《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生灵叹息,惧失于农功,沼沚鱼喁,将悬于枯肆。”【词语枯肆】   汉语大词典:枯肆

  •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见〔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其他 关,指函谷关。旧指函谷关以东,民风尚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民风尚武,多出将帅。《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三秦饶㑺异,汝颍多奇士。”△褒义。民

  • 井有丹砂

    源见“丹砂井”。指道家所谓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 以雉为凤

    源见“楚凤”。形容人不辨真伪。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

  • 化龙东骛

    源见“五马渡江”。指王室南奔,建立帝业。唐李善《上〈文选〉注表》:“长离北度,腾雅咏于圭阴;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