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连枝共冢

连枝共冢

源见“相思树”。喻爱情坚贞不渝。明孟称舜娇红记.晚绣》:“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


并列 冢,坟墓。晋·干宝《搜神记》卷11载:战国时,宋康王霸占了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韩凭怨恨自杀身亡,何氏得知后也殉情而死。何氏死前曾遗书于带说:“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宋康王不听,吩咐将二人分葬,使两墓相望。结果,两墓边上很快长出了大梓树,十天左右就大到可以合抱,并且树干互相弯着搭在一起。两树树根交错在一起,树枝也缠绕在一块。宋国百姓很哀伤这件事,就把这两棵树称为相思树。后因以“~”比喻对爱情坚贞不渝。明·孟称舜《娇红记·晚绣》:“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我也心欢悦。”△褒义。用于爱情婚姻方面。


【词语连枝共冢】  成语:连枝共冢汉语词典:连枝共冢

猜你喜欢

  • 徒负虚名

    见“徒有虚名”。李劼人《大波》卷3:“这样无大志的人,~,发生不到作用,应当不予重视!”

  • 三槐

    源见“三槐九棘”。三公的代称。《陈书.周迪传》:“位等三槐,行均四岳。”【词语三槐】   汉语大词典:三槐

  • 含垢藏疾

    同“纳污藏疾”。宋苏轼《拟殿试策问》:“含垢藏疾以待四夷,而羌戎未叙,兵不得解。”并列 包容污垢,隐藏恶物。比喻宽宏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

  • 偏颇

    《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孔传:“偏,不正;陂,不平。”《吕氏春秋.贵公》引作“无偏无颇”。谓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内偏颇于妻子,外僭惑于知友。”唐杜甫《秋行

  • 漆室幽人

    同“漆叹嫠忧”。康有为《苏村卧病写怀》诗:“虞渊坠日忧难挽,漆室幽人泣六经。”

  • 燃萁泣豆

    同“燃萁煮豆”。清董以宁《烛影摇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词:“愁到弃捐葱薤,也应同燃萁泣豆。”

  • 博施济众

    广施恩惠,救济众人,使人们能免于困难。《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并列 广施德惠,拯救民众。《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多用于施仁政方

  • 游刃一割

    同“游刃有馀”。清 陈宝琛《丹青叠韵见赠再次韵答之》:“公孙绳武佐旧治,游刃一割恢恢胜。”

  • 征黄霸

    同“征黄”。唐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诗:“愿征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 挂朝服

    同“挂朝衣”。唐钱起《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