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送君南浦

送君南浦

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愿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南朝 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因以“送君南浦”表示送行时的离情别绪。唐王维《齐州送祖二》诗:“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典源】 《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今译】 屈原在《九歌·河伯》中写道:“河伯与我分别,顺流东行,愿河伯送我至面南的水边,我归楚国。”南朝梁江淹的《别赋》描写离别时的哀凄,开篇就说一朝离别因而黯然神伤,后又写道在南浦送别,更令人悲伤得难以言状。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分离送别的情怀。

【典形】 黯然销魂、别恨抛深浦、别君南浦、别浦、断肠南浦、江令恨别、江淹南浦、南浦、南浦凄凉、南浦泣、南浦伤心、凄凉南浦、秋风南浦、送君南浦、送人南浦、南浦送君、烟柳暗南浦、惊心南浦、黯黯魂、恨迷南浦、南浦歌阑、魂飞南浦、南浦消魂。

【示例】

〔黯然销魂〕 清·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别恨抛深浦〕 宋·钱惟演《荷花》:“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

〔别君南浦〕 宋·严仁《好事近·舟行》:“卯酒一杯径醉,又别君南浦。”

〔别浦〕 宋·赵彦瑞《祝英台》:“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

〔断肠南浦〕 宋·欧阳修《夜行船》:“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

〔江令恨别〕 宋·刘辰翁《兰陵王·送春》:“春去,尚来否? 正江令恨、庾信愁赋。”

〔江淹南浦〕 明·杨慎 《浣溪沙》:“宋玉东邻芳草软,江淹南浦落花干,抱云勾雪近灯看。”

〔南浦〕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

〔南浦凄凉〕 宋·苏轼《潘推官母李氏挽词》:“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

〔南浦泣〕 南朝梁·何逊《道中赠桓司马季珪》:“君渡北江时,讵今南浦泣。”

〔南浦伤心〕 元·白朴《玉漏迟》:“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

〔凄凉南浦〕 宋·房舜卿 《秦楼月》:“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秋风南浦〕 宋·苏轼《浣溪沙·赠闾丘朝议》:“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送君南浦〕 唐·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猜你喜欢

  • 脱襦赠

    《南史.江革传》:“(谢)朓尝行过候革(候,探访),时大寒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躭学不倦(躭,同耽,沈溺入迷),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参见《渊鉴类函.服饰部.襦四》,《月令

  • 筌相

    筌(quán权):捕鱼用的竹器。此典为陈升之得鱼忘筌之事。陈升之(1011-1079年)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初名旭,因避神宗嫌名,遂以字“升之”行世,改字旸权。仁宗景祐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累

  • 相濡沫

    同“相濡以沫”。宋苏轼《和王晋卿》诗:“欲书加餐字,远托西飞鹄。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渎。”【词语相濡沫】   汉语大词典:相濡沫

  • 起予

    《论语.八佾》:“子复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中有“起予(启发)者商(卜商即子

  • 花黄忙举子

    源见“槐花黄,举子忙”。指士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明袁宏道《华州公署古槐》诗:“若论花黄忙举子,已曾忙过九朝人。”

  • 三思而行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谓反复思考,然后行动。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见“三思而后行”。《水浒传》67回:“林冲谏道:‘兄长,

  • 卖药逃名

    同“卖药藏名”。唐皇甫冉《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诗:“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

  • 鬼之董狐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著名史官。晋代干宝因为撰写了《搜神记》而被时人称为“鬼子董狐”。《晋书.干宝传》:“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后多用以

  • 一编书

    同“黄石略”。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 神人身长

    旧题汉.东方朔《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两脚中间相去千里,腹围一千六百里,但日饮天酒五斗,不食五谷鱼肉……与天地同生,名曰无路之人。一名仁,一名信,一名神。”传说古代有巨人,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