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陈惊坐

陈惊坐

西汉陈遵字孟公,为人豪爽侠义。他身材高大,容貌伟岸,嗜酒好客,交游很广。陈遵名气很大,当地名人都争先恐后地邀请他到家中作客,唯恐落后。当地有一位列侯和陈遵同姓同字,也叫陈孟公。此人每当到某一门户通报说:“陈孟公来访”,就引起在座所有人的一片惊动,都以为是陈遵来了。等此人一登上客厅,大家一看不是陈遵,才渐渐安定下来。于是给这人起绰号叫“陈惊坐”。后以“惊坐”形容人的声名显赫,受人景仰;以“陈惊坐”为徒有虚名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2《游侠传·陈遵传》3710、3711页:“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

【例句】:

南朝陈·柳庄《刘生》:“座惊称字孟,豪雄道姓刘。” 唐·骆宾王《春霁早行》:“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唐·孟浩然《襄阳公宅饮》:“坐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宋·苏轼《陈季常自岐亭见访》:“尔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惊陈惊坐。” 宋·陆游《封渭南伯》:“虚名定作陈惊坐,好句真惭赵倚楼。” 宋·刘辰翁《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客有羽衣来者,仍是寻常百姓,坐觉孟公惊。” 明·唐寅《侠客》:“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 清·吴伟业《癸巳春日楔饮社集》:“众中谁识陈惊坐,顾陆相看是老成。” 清·陈维嵩《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坐;烛花灭处,目我余思。” 清·唐孙华《有客》:“自非陈孟公,难令举坐惊。”


猜你喜欢

  • 回日画眉看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篇》:“朱滔括兵,不择士族。有士子,容止可观,滔召问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内诗》,援笔立成。词曰:‘握笔题诗易,荷戟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浅红

  • 龙纶

    同“龙綍”。南唐李中《献乔侍郎》诗:“人间传凤藻,天上演龙纶。”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五:“忽蒙舜日龙纶召,便侍尧天佛会观。”【词语龙纶】   汉语大词典:龙纶

  • 三迁之教

    源见“孟母择邻”。指贤母对子女的德教。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清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词语

  • 柏舟操

    参见:兰心蕙质

  • 青门学种瓜

    源见“东陵瓜”。指辞官归隐过田园生活。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 漆室愁

    同“漆室忧葵”。明许自昌《水浒记.论心》:“奸臣弄主权,墨吏酿民怨。我把杞人忧切,漆室愁偏。”

  • 商岩霖雨

    源见“傅说霖”。称美贤臣济世泽民。宋李曾伯《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词:“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 商岩霖雨新。”

  • 牛山呜咽

    同“牛山下涕”。明 孙仁孺《东郭记.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到斯时存耶否耶?呀!笑杀了齐景公牛山呜咽。”

  • 学颦

    同“学捧心”。清 周士琦《思佳客》词之一:“从来怕见初弦月,才学蛾眉便学颦。”【词语学颦】   汉语大词典:学颦

  • 惊人一鸣

    同“一鸣惊人”。宋曾巩《李氏索风堂》诗:“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