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雍门刎首

雍门刎首

刘向说苑.立节》载:军进齐境,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军得知,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礼。后以“雍门刎首”为忠君的典实。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主谓 相传战国时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以上卿之礼葬雍门。事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车右伏剑于鸣毂,~于齐境。”△褒义。用于说明忠君爱国。 →断头将军 ↔卖国求荣 卖主求荣


【典源】 《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

【今译】 越国军队攻至齐境,齐臣雍门子狄请求自尽。齐王说:“战鼓之声未闻,两军还未交战,你为什么请死呢,这是人臣的礼节吗?”雍门子狄说:“我听说,以前大王去打猎,车左轮响起来了,车右请死,大王问他:‘你为什么要死?’车右答:‘因为轮子冲您响了。’大王说:‘左轮子响,是工匠的过失。有你什么责任呢?’车右答:‘现在坐车的不是工匠,而是您坐车时轮子响了。’于是自刎而死。有这回事吧?”齐王说:“有的。”雍门子狄说:“现在越军进犯,他们的冒犯大王,岂在左轮响之下?车右可以因为左轮响而死,我为什么不可以因越军进犯而死?”终于刎颈而死。当天,越国军队后退七十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臣子誓死报国; 或指死于国事。

【典形】 车右死鸣君、鸣毂、雍门刎首、越甲鸣吾君。

【示例】

〔车右死鸣君〕 清·王士禛《陈真亭金宪殉节诗》:“真见司农生击贼,还同车右死鸣君。”

〔鸣毂〕唐·王维《为崔常侍祭姜将军文》:“四方有事,誓死鸣毂。前有血刃,后有飞镞。”

〔雍门刎首〕 三国·曹植《求自试表》:“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越甲鸣吾君〕 唐·王维《老将行》:“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词语雍门刎首】  成语:雍门刎首汉语词典:雍门刎首

猜你喜欢

  • 去猛虎

    源见“渡虎”。称颂地方官吏德化辖境,除暴安良,政绩卓著。唐岑参《送颜平原》诗:“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 任安独存

    指任安不趋炎附势。后以此典比喻讲信义,不朝秦暮楚。任安,荥(xíng形)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曾为大将军(将军最高称号,管统兵征战,掌政权,位比三公)卫青(字仲卿。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卫皇后)舍人(

  • 春脚

    源见“有脚阳春”。指有德政的官吏。宋刘克庄《贺新郎.戊戌寿张守》词:“不要汉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春脚到,福星见。”【词语春脚】   汉语大词典:春脚

  • 齐东野语

    《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咸丘蒙(齐国人)问孟子有无“舜为天子,尧率诸侯北面称臣”的事。孟子认为咸丘蒙的问题纯系无稽之谈,故用“齐国东鄙野人之语”指出问题的

  • 窥玉三年

    同“窥宋东墙”。宋刘克庄《风流子.白莲》词:“对月中乍可,伴娥孤另,墙头谁肯,窥玉三年。”按:此用以咏白莲。

  • 花花世界

    宋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本指洛阳在牡丹盛开季节,全城都是花的世界。后用“花花世界”极言繁华兴盛之地。《金瓶梅词话》一回:“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朝中宠信高、杨、

  • 溺口

    《礼记.缁衣》:“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孔颖达疏:“君子溺于口者,言卿大夫之君子以口伤人,而致怨恨,遂被覆没,亦如溺于水不能自治也。”后因以“溺口”指言语不慎招人怨恨而遭祸殃。清林则徐《广东越华粤

  • 隍中蕉叶

    源见“蕉鹿梦”。喻指虚幻。明张煌言《鹿走勿逐自复戏成》诗:“隍中蕉叶原非梦,为待仙人来毂随。”

  • 种杏仙家

    源见“董奉杏成林”。借指高僧。唐杜甫《大觉高僧兰若》诗:“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 延陵挂剑

    同“延陵许剑”。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六:“延陵挂剑心相许,属国吞毡志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