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周磐传》:“公府三辟,皆以有道特征,磐语友人曰:‘昔方回、支父啬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吾亲以没矣,从物何为?’遂不应。”唐.李贤注:“《列仙传》曰:‘方回,尧时隐人也。尧聘之,练食云母,
源见“丰城剑气”。借指宝剑。清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吞剑》:“亡命居然弹铗游,还能饮刃向咽喉。中藏戈戟人间有,莫道胸能吐斗牛。”【词语斗牛】 汉语大词典:斗牛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 原意是说禹、稷、颜回都是贤人,如果调换地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是一样的。 后泛指只要人的思想信仰一样,即使处在不同环境,表现也必然相同。语出《孟子.离娄下》:“禹、稷、
源见“出尔反尔”。意谓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大防(吕大防)等所犯,亦因持心失恕,好恶任情,违老氏‘好还’之戒,忽孟轲‘反尔’之言。”【词语反尔】 汉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玄笺:“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后因以“甘心如荠”谓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南史.范云传》:“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意谓有官职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可辞职不干;负责进谏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可辞职不于。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唐.韩愈《争臣论》:
同“守株待兔”。《孔丛子.连丛子上》:“然雅达博通,不世而出,流学守株,比肩皆是,众口非非,正将焉立。”《梁书.萧子云传》:“此是主者守株,宜急改也。”【词语守株】 汉语大词典:守株
见“寡不敌众”。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外物侵蚀而保持其正常功能。《云笈七签》卷五七: “夫肤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荣卫,实理于宜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蠹,其又信然。”参见:○户枢不蠹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