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眼中钉”。郭沫若《反正前后》一篇五:“这在一般的穷人不消说是视为眼中针,而就是大中小的有产者都因为未曾习惯,也感觉不便。”【词语眼中针】 汉语大词典:眼中针
同“枥骥”。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归平津之馆,时闻枥马之嘶;舍广成之传,裁见诸侯之客。”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词语枥马】 汉语大词典:枥马
同“乌号”。唐 萧楚材《奉和展礼岱宗途经濮济》:“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词语乌弓】 汉语大词典:乌弓
质:朴实。淳:厚。 世风朴实,民情淳厚。语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资治通鉴.梁纪.武帝天监八年》:“又如管夷吾所说七十二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二“支诺皋中”:“相国李固言,元和六年(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六年为公元八一一年),下第游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后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拜相,当镇蜀土
源见“雁足书”。指传寄书信。唐吴融《送僧归日本国》诗:“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吕氏春秋.长见》:“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矣。臣窃为君耻之!’”师旷,字子野,史书无传,春秋晋国著
同“洛下铜驼”。金元好问《杂著》诗:“洛阳荆棘千年后,愁绝铜驼陌上人。”
宋.陶穀《清异录》上“官志”“抱冰公事”:“蒙州立山县丞晁觉民,自中原避兵南来,因仕霸朝,食料衣服,皆市于邻邑,一吏专主之。既回,物多毫末,皆寘(置)诸狱(指交付管理讼事的部门)。当其役者曰:“又抱冰
蛾( ㄧˇ yǐ )子:蚂蚁之子,即幼蚁。蛾,“蚁”的古字。术:学习。 幼蚁常向大蚁学习。 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勤学。语出《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