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鸢肩火色

鸢肩火色

鸢(yuān渊),老鹰。鸢肩,两肩向上端起如鹰。火色,面色火红。比喻有升官腾达的骨相,也表示虽能很快贵显但不能持久。亦称“火色鸢肩。”出自唐大臣马周之事迹。马周(601-648年)字宾王,唐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东)人。他少孤贫好学,不拘小节,不为乡里所重,遂西游长安,寄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三年(629年),太宗命百官上书言得失,他代常何条陈二十余事,深受太宗赏识。周深识事理,机警善辩,每奏事都合太宗之意,故升迁很快。贞观六年(632年),任监察御史,后迁侍御史、中书舍人、中书侍郎等职。贞观十八年(644年),擢任中书令(宰相)。太宗曾说:“我一时见不到马周,就很想念他。”中书侍郎岑文本对其亲信的人说:“我多次见到马周论述事情,他能旁征博引,举要删繁,既切中事理,又很有文采,一字一句都不可增减,就像听音乐一样,使人不知疲倦。过去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等人,也正是这样。但他‘鸢肩火色’,定会很快飞黄腾达,却恐怕不能持久。”果然,马周四十八岁即亡。

【出典】:

旧唐书》卷74《马周传》2619页:“(马)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

【例句】:

清·黄鷟来《题吴方来灌花图》:“菊边桐下阿谁相,火色鸢肩气腾上。” 清·黄景仁《抛球乐元日病中作》:“任飞扬跋扈,鸢肩火色,流连落拓,妇人醇酒。”


【典源】《旧唐书·马周传》:“ (马)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新唐书·马周传》亦载。

【今译】 唐代马周 (字宾王),年少时家贫好学,后西游长安,有机会向太宗上书,受到太宗的赏识。马周机敏多才,认识事理深刻,言必有中。太宗曾说:“我一时见不到马周,就思念他。”中书侍郎岑文本对自己亲信说:“我多次见到马周论述事情,他能旁征博引,举要删繁,切中事理,准确精当,听来令人忘却疲劳。过去的苏秦、张仪、终军、贾谊等人,也正是这样。但他的形貌是两肩上端像老鹰,面色发红,升腾一定很快,但恐怕不能持久吧。”后马周四十八岁即亡。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虽官运发达但不能持久; 或用以表示有升官发达的骨相。

【典形】 火色上腾、火色鸢肩、肩夺鸢、马周鸢、相君鸢肩、鸢肩、鸢肩火色、鸢肩相、骨相负鸢肩。

【示例】

〔火色上腾〕 宋·苏轼《赠善相程杰》:“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火色鸢肩〕 清·黄鷟来《题吴方来灌花图》:“菊边桐下阿谁相,火色鸢肩气腾上。”

〔肩夺鸢〕 清·朱彝尊《题颜司勋写照》:“或指肩夺鸢,或讶眼偷凤。”

〔马周鸢〕 明 ·徐渭 《送某入觐》:“水邦黄霸凤,火色马周鸢。”

〔相君鸢肩〕 明 · 高启 《赠马冠军》:“相君本鸢肩,岂是沉沦者。”

〔鸢肩〕 宋·陆游《寒夜读书》:“鸢肩竟欠封侯相,三尺檠边老此身。”

〔鸢肩火色〕 清·黄景仁《抛球乐·元日病中作》:“任飞扬跋扈,鸢肩火色,流连落拓,妇人醇酒。”

〔鸢肩相〕明·高启 《马周见太宗图》:“书生未有鸢肩相,只说君臣际会难。”


【词语鸢肩火色】  成语:鸢肩火色汉语词典:鸢肩火色

猜你喜欢

  • 椒房

    椒:芸香料树木,俗称花椒。汉代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有香气,兼有多子之意,故名。又称椒室、椒庭、椒第、椒殿等。后多以此典咏后妃之事,也泛指宫殿。【出典】:《汉书》卷66《车千秋传

  • 药石之言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音chèn,热病)也。孟孙之恶我,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也。美疢不如恶石。’”后因以“药石之言”用为比喻规劝别人改正过失的良言的典故。

  • 春冰虎尾

    同“虎尾春冰”。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延光等深言‘邪蒿’、‘春冰虎尾’之戒,欲惊悟上意也。”见“虎尾春冰”。【词语春冰虎尾】  成语:春冰虎尾汉语大词典:春冰虎尾

  • 奚囊妙句

    同“锦囊佳句”。清蒲松龄《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诗之一:“未分胜友名山座,犹得奚囊妙句看。”

  • 残客

    《梁书.张缵传》:“初,缵与参掌何敬容意趣不协,敬容居权轴,宾客辐凑,有过诣缵者,辄距不前,曰:‘吾不能对何敬容残客!’”南朝.梁.张缵与何敬容有矛盾。何掌握大权后,宾客很多。何的客人到张家来,张拒不

  • 圯桥诺

    源见“圯桥进履”。指答应在圯桥相会的诺言。清顾炎武《子房》诗:“遂赴赤松要,无负圯桥诺。”

  • 三户谣

    源见“亡秦三户”。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语。意谓不畏强暴,奋起推翻暴虐。金萧贡《汉歌》:“南公旧有三户谣,东井新看五星聚。”【词语三户谣】   汉语大词典:三户谣

  • 顾内之忧

    见“后顾之忧”。【词语顾内之忧】  成语:顾内之忧

  • 款段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马)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便于在沼泽地行进的短毂车),御款段马(行走迟缓之马

  • 其然,岂其然乎

    是如此的吗?难道真是如此的吗? 表示将信将疑之辞。语出《论语.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