䄈鸿县
亦作旋鸿县、 祗鸿县。 北魏置, 属梁(凉) 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
亦作旋鸿县、 祗鸿县。 北魏置, 属梁(凉) 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
一作鲁多克。即今西藏日土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茹拖”。见“日土县”。
在今广西德保县北三十里。旧名响泉山。明代土知府岑天保死后葬此。《清一统志·镇安府》:岑天保墓“在府城东北三十里天保山麓。洪武初,授镇安土知府,世乱保境息民,世治烙恭奉上,筑城垣,立法度,劝农桑,恤孤寡
①西周诸侯国。妘姓。后入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左传》:隐公元年(前722),“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阳城壮武县。”②又名夷城父、城父邑。春秋时陈邑,后为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
西晋置,属交趾郡。治所当在今越南河北、谅山、兴海等省境。后废。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南齐书·陈显达传》:南朝齐永元元年(499),陈显达北伐魏,魏兵截均口断其归路,显达“径道从分碛山出均水口”,即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谷城县西北。《南齐书·陈显达传》:南朝齐永元
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北。《水经·汾水注》:“汾水西径鄈丘北,故汉氏之方泽也。” 《方舆纪要》卷41荣河县: 脽丘 “碑文有云: 脽上祠者,本魏晋鄈丘之旧,汉家后土之宫。汾水合河,梁山对麓是也”。
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明史·地理志》漳州府龙溪县:“北有华封岭,一名龙头岭。”
①五代方镇名。后汉改晋昌军置,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金废。②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三年(978)改名兴国军。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永兴县(今湖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南县治此。
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或以为在今印度东部马苏利帕特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沙里八丹国,居古里佛山之后,其地沃衍,田少俗美,气候微暖。”明《郑和航海图》有沙里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