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集
①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丁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丁村镇。
②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六里丁集镇。明正德中,起义军刘六、刘七等尝出没于此。
即今河南省项城市南丁集镇。丁姓建村,且有集市,故名。明正德中,起义军刘六、刘七等出没于此。
①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丁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丁村镇。
②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六里丁集镇。明正德中,起义军刘六、刘七等尝出没于此。
即今河南省项城市南丁集镇。丁姓建村,且有集市,故名。明正德中,起义军刘六、刘七等出没于此。
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椹川镇 “在县东 (西) 南。有巡司。《志》 云: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三街镇西北二里。《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西峰山“在县西北二里。高数百丈。三面峭拔,其中坦夷。上有龙泉,每日三涨三落”。
北周保定五年(565)于龙涸城置,在今四川松潘县。天和元年(566)于此置扶州、龙涸郡和嘉诚县。
在今广西宜州市南。《舆地纪胜》卷122宜州:饮军池“本州《图经》云:景德四年,曹利用平贼,饮军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城南。相传北宋景德间,宜州军校陈进叛,曹利用讨败之,尝饮军于此,因名。
①即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之邗沟。起于今江苏扬州市南,引长江水北流,经高邮,东北流入射阳湖。《汉书·地理志》 江都县: “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②指狼汤渠 (即鸿沟)。《水经》 中有 《渠水篇》。(
又名龙岩山、灵岩山、九龙山。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北四里。《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龙泓“在龙游县之龙岩山。东坡《送张嘉州》诗:‘梦中却到龙泓口’是也”。山麓旧有龙泓寺。今西面崖石上有唐末佛教造像大小七十
在今江苏苏州市娄门内。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为大宏寺。明嘉靖初御史王献臣失意归乡,在此建园。借用晋代潘岳 《闲居赋》 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的语意,取名拙政园。清代
①东汉建武十八年(42)改广陵国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东汉末移治射阳县(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三国魏移治淮阴县(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甘罗城)。东晋时还治广陵县。隋开皇初废。唐天宝
唐贞观二年 (628) 置,属羁縻轨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境。后废。
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那地州: 盘利关,“ 《图经》云 :在州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