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乡镇

三乡镇

①北宋置,属寿安县。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七十六里三乡乡。金属福昌县。

②在今甘肃华亭县南八十里上关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二》:三乡镇“地有三乡川,故名”。


(1)古镇名。(1)北宋置,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三乡。《元丰九域志》:河南府寿安县(今宜阳县)有三乡镇,即此。(2)在今甘肃省华亭县东南。地有三乡川,故名。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广东省中山市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圩仔,人口6590。因圩仔周围平岚、乌石、桥头三村合称三乡,故名。清道光初属谷都。1910年属香山县五区。1957年析置三乡乡,1958年建三乡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置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五桂山之南。主产稻,并产花生、甘蔗、塘鱼。山地植松、杉、竹、茶、水果。有毛织、针织、印刷、胶袋、玩具等厂。105国道经此。名胜古迹有中山温泉旅游区和三乡文昌阁(天章阁)等。(2)在广东省梅县东部、明山嶂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甲坑颈,人口730。1913年由小都、黄沙、石楼三乡联合创办三乡公学得名。清末属锦州堡,1948年属锦州乡。建国初属丙村区,1958年属丙村公社。1961年析置三乡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乡,1994年置镇。属莲花山脉西麓的低山丘陵。主产稻,并产大豆、花生、烤烟。县林业基地之一,盛产杉木。有水电站和铅锌矿、农机厂。有公路西接205国道。


猜你喜欢

  • 中潘州

    北宋分潘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东南或松潘县西北。元属吐蕃宣慰司。明洪武初废。

  • 同安县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置,属晋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同安县。西晋末废。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南界置大同场。五代闽永隆元年(后晋天福四年,939)复置同安县,属泉州。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

  • 水口监

    宋置,属大昌县。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水口村。《宋史·地理志》 大宁监大昌县:“旧在监南六十里,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监。”

  • 河诺城

    一作珂诺城、阿纳城。北宋置,属河州。在今甘肃广河县。熙宁七年 (1074) 改为定羌城。即今甘肃省广河县城关镇。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定羌城。

  • 江北

    泛指长江以北。古代一般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地,辖境较广。近代则多专指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北。唐、宋时一般用指江淮之间淮南道、淮南路地。明时又有泛指长江以北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者。王士性

  • 黄花关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一百零八里黄花岭上。《清 一统志 ·杭州府二》: 黄花关 “在昌化县(今昌化镇) 北六十里,与宁国县接界,最称险要”。

  • 弹汗山

    当今河北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 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立庭于弹汗山歠仇水上,去高柳 (今山西阳高县) 北三百里”。古山名。即今河北省尚义县南大青山。《后汉书·鲜卑传》:桓帝时,鲜卑檀石槐

  • 采 (採) 香径

    ①俗称箭泾。在今江苏吴县西南香山,通往灵岩山。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8: “采香径,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泾。”②在今江苏张

  • 普安路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在爨族地置失万户,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置普安路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旧普安。辖境相当今贵州盘县特区、兴义、兴仁、安龙等市县地。十六年 (127

  • 灵平砦

    旧好水砦。北宋绍圣四年(1097)赐名,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杨郎乡西北王浩堡古城。大观二年(1108)属怀德军,金属镇戎州。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