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门运渠

三门运渠

唐代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山西平陆县间黄河三门峡人门左岸开凿的运渠。开元二十九年(741)陕州刺史李齐物为改善三门漕运,在人门岛左岸岩石间开凿一条运道。十一月开工,次年(天宝元年)正月完工。并开其山巅以为挽路。《资治通鉴》称之为“三门运渠”。旋因河泥淤塞,不能通舟。三门峡水库修筑前,尚有遗迹可寻,全长280余米。


唐代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间黄河三门峡人门左岸开凿的运渠。关东漕运由河、渭转入京师长安,途经三门峡河段因河中岩石屹立、水流湍急,屡有覆舟之患。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陕州刺史李齐物为改善三门漕运,在人门岛左岸岩石间开凿一条运道。十一月开工,次年(天宝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完工。并开其山巅以为挽路。运道无定名。《旧唐书·玄宗纪》称渠,《通典》、《册府元龟》称石渠,《开天传信录》称天宝河。《资治通鉴》称“三门运渠”。宋以后称开元新河。旋因河泥淤塞,不能通舟。三门峡水库建造前,尚有遗迹可寻。


猜你喜欢

  • 五保镇

    即今四川荣县南五宝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荣县:有五保镇。道光《荣县志》卷4:五宝镇“县南九十里”。

  • 信度河

    即辛头河。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2: “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

  • 北独山

    在今安徽全椒县西。《明一统志》卷18滁州:北独山“在全椒县西六十里。崒然特起,不与众山相接。上有汉高祖庙及古塔”。

  • 洛容驿

    明置,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东。《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洛容驿 “在县东”。

  • 街埠市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阳逻镇北界埠村。《清一统志·黄州府》: 街埠市 “在黄冈县西北一百三十里”。

  • 三洲岩

    在今广东德庆县东七十里。《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府:三洲岩“在端溪县东。《旧经》云:即西江之三岛也”。《明一统志》卷81肇庆府:三洲岩“取蓬莱第三洲之名。一名玉乳岩。中有石室,室中有石乳,苍绿色间,类

  • 效谷 (穀) 县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四十里郭家堡乡墩湾村。《汉书·地理志》 师古注: “本鱼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 西凉王李暠曾为效谷令

  • 木孙忒克山

    当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境之磨子山。清为察哈尔右翼正黄旗驻地。

  • 吴王矶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吴王矶“在大别山侧”。《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凤栖山”条下:“《志》云,郡城东北有吴王矶,一名禹功矶,吴、魏相持时,皆以沔口为重镇。吴守此矶,以

  • 文家市

    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南六十二里文家市。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载:浏阳县南有“文家市”。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此会师,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到湘赣边界农村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