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冻州
元并上、下两冻州置,属龙州万户府。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明属太平府。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7年废入龙州县。
元初分冻州为上冻州、下冻州,元末又以上冻州并入下冻州,改为上下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南下冻镇。属太平路。后废。
元并上、下两冻州置,属龙州万户府。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明属太平府。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7年废入龙州县。
元初分冻州为上冻州、下冻州,元末又以上冻州并入下冻州,改为上下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南下冻镇。属太平路。后废。
亦名信石山。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二里。《旧唐书·地理志》 南流县:牢州“以牢石为名。牢石高四十丈,周二十里,在州界也”。
周时为秦汧邑,襄公二年(前776)建都于此。春秋时秦宁公二年(前714)徙都平阳后置为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秦属内史。汉属右扶风。西晋属扶风郡。北魏改名汧阴县。古县名。秦置(一说西汉置),治今
金天会八年 (1130) 改奉陵县置,属广宁府。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元初废,后复为县,属广宁府路。明初废,置闾阳驿于此。古县名。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奉陵县置,治今
即今山东齐河县西南七十四里赵官镇。原属长清县。清道光 《长清县志》 卷2有赵官镇。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曾为河西县民主政府驻地。1956年划归齐河县。在山东省齐河县南部。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2.8万
①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宕昌县治。金于此置宕昌驿,为纲马憩息之所。②即今甘肃岩昌县。《清一统志·巩昌府二》:岩昌砦 “在 (岷) 州南一百二十里”。
清乾隆七年 (1472) 置,属承德府。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四十三年 (1778)改为滦平县。
亦称蜀郡北部都尉、北部冉都尉。西汉地节三年(前67)改汶山郡置,属蜀郡。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松潘、理县等县地。东汉延光三年(12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乌鲁克穆河南厄列格斯特一带。
即商山。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说韩宣王曰: 韩“西有宜阳、商阪之塞”。《正义》: “商阪即商山也。”
在今江苏吴县西北。唐白居易所凿。明王鏊《姑苏志》卷10:山塘水“自沙盆潭西流出渡僧桥诸水,北流与虎丘山塘水合,曰射渎。相传吴王尝射于此,故名。亦名石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