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光县

东光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二十里。东汉为侯国。东魏为勃海郡治。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今东光县东南三十里陶店。隋开皇三年(583)又移治后魏废勃海郡城(今东光县)。九年(589)为观州治。大业初属平原郡。唐属沧州。北宋为永静军治。金为观州治。元属景州。清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邻山东省。属沧州市。面积701平方千米。人口 34.6 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光镇。西汉置东光县,治今县东找王镇南,属勃海郡。因此地原为东阳侯之封地,遂取“东阳”之意名东光。北魏属渤海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今县东南陶氏故城。隋开皇三年(583年)移今址。唐末为景州治。五代周为定远军治。北宋为永静军治。金初为景州治,大安后为观州治。元属河间路景州。明洪武年间曾废东光县,寻复置,属河间府景州。清属河间府。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山东省沧南专区,1950年改属德州专区。1952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划归天津市区,同年并入交河、宁津县。1961年复设东光县,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东南部,西界南运河,地势低平。有宣惠河、沙河、龙王河等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棉花、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特产鸭梨、金丝小枣。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有机械、化肥、建材等工业。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西部,东寨、东武公路横穿中部。


猜你喜欢

  • 烟洲市

    即烟竹湖市。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八十里舂水西岸烟洲镇。

  • 荣劳墟

    亦名荣劳洞。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八十里荣劳乡。《清史稿· 地理志》 归顺州: “西: 荣劳墟。”

  • 楼德镇

    又作娄德镇。即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山东省新泰市西部。面积91.7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楼德,人口1万。春秋建村。《左传》称菟裘,《水经注》因之。清同治元年(1862

  • 周口市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商水县析置,治周家口 (今河南周口市)。在河南省东部。面积1.19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48平方千米)。人口 1074.7 万(市辖区36.7万)。辖川汇区和商水、西华、淮阳、

  • 信丰 (豐) 千户所

    在今江西信丰县城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 信丰守御千户所 “在县治西北。洪武十七年建”。

  • 武熙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武安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南朝宋属桂林郡。南齐为桂林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武安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彭亡山

    亦名彭望、彭模、平模、平无、平望、彭女。即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后汉书· 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 伐公孙述,至武阳县,“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

  • 赵公城

    在今福建龙岩市城西。《方舆纪要》 卷99龙岩县: 赵公城 “在县治西。《志》 云,县初无城,唐时编竹为限,寻筑土墙。宋绍定三年,令赵姓夫于大崶山巅筑土城,可容千余家以避寇,谓之西砦,亦曰官寨。淳祐九年

  • 清泉场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江南乡。产海盐。宋《宝庆四明志》 卷6盐课有 “清泉场”。《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 “管界寨” 条下: “又清泉场盐课司,在县 (今镇海区) 南十里。”

  • 黄水河镇

    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清嘉庆《双流县志》 卷2 《驿传》: 黄水河站 “在治南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