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冶镇

东冶镇

①清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西南二十五里东冶镇。康熙二十二年(1683)圣祖玄烨西巡经此。

②即今山西阳城县东南东冶镇。《清一统志·泽州府》:东冶镇“在阳城县东南五十里。本朝乾隆二十二年,移拦车镇同知驻此”。


(1)在山西省五台县西南部。面积105.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冶,人口1.2万。传古为冶炼铜铁之地,故名。1949年属五台县四区。1953年设东冶镇,1958年改东风公社,1961年改东冶公社,1984年复镇。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蔬菜和苹果、梨、桃。有白云石、赤铁矿、矽石矿、蛇纹石等矿。有采矿、啤酒、机械、工艺美术、地毯、面粉、农机修理、粮油加工等厂。特产台砚。公路通忻州、五台等地。永安村是徐向前的故里。(2)在山西省阳城县东南部。面积26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冶,人口 1900。东冶为大村古镇,冶铁业历史悠久。1949年属阳城三区,1954年为东冶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三窑乡并入。地处丘陵山区。产小麦、玉米、谷子为主,同时种桑养蚕。有煤矿、冶铁、硫黄、农机修理等厂矿和水电站。侯月铁路、阳济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陈佗沟

    在今河南淮阳县北十里。《寰宇记》卷10宛丘县:陈佗沟“在县北一十里。上从安仁沟出,入县郭。古老传云:陈公子佗开, 所以灌溉也”。

  • 雷池

    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县流入望江县东南,积而为池,称为雷池。又东南流由雷池口入江。《晋书·庾亮传》: 苏竣叛乱时,庾亮 《报温峤书》 曰: “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石柜阁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二十五里。唐杜甫《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 箕山

    ①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 箕山 “在县西北五十里,以峰形若箕而名”。②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元和志》 卷13辽山县: “箕山,在县东四十五里。” 唐武德八年 (625)改辽州为

  • 莲花镇

    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东北莲花镇。民国《黑龙江志稿》 望奎县图: 东北有莲花镇。(1)在辽宁省开原市北部。面积169.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孤榆树,人口1050。1961年置莲花公社,19

  • 通秦砦

    北宋置,属晋宁军。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五十里通镇。《宋史·地理志》 晋宁军: 通秦砦 “地名昇啰岭,元符二年赐今名”。金正大三年 (1226) 升为通秦县。

  • 七星镇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七星砦置,属安化县。即今湖南涟源市东北五十八里七星街。(1)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东部。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星村,人口2310。因七星河得名。1

  • 南朱提郡

    南齐改朱提郡置,属宁州。治所在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至东川一带。南朝梁末废。

  • 沛宫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汉书·高祖纪》:高祖破鲸布,“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 自歌“大风歌”。即此。《元和志》卷9徐州沛县:“故沛宫,在县东南一里。”

  • 通口场

    即今四川北川县东南通口镇。民国 《北川县志》 卷1: “通口设场于清雍正年间,为东路繁盛乡场。其河可通舟楫,往来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