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皋落氏
赤狄别种。《左传》:闵侯二年(前660),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即是。疑都城本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皋落,后迁至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皋落。
又作皋落氏。西周、春秋时国名。都城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南皋落,后迁至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后灭于晋国。
赤狄别种。《左传》:闵侯二年(前660),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即是。疑都城本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皋落,后迁至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皋落。
又作皋落氏。西周、春秋时国名。都城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南皋落,后迁至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后灭于晋国。
古城名。又作大栅。即汉时索城。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战于大索,破之”。胡三省注:“杜预曰:成皋东有大索城。京相璠曰:京县有大索亭、小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属都匀安抚司(后改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西南五十里平浪镇。清雍正五年(1727)废。 “平浪”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平坦的坝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治今贵州省都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西。《清一统志·太原府一》:山亭“在太原县西。唐建。有张宏靖诸人石刻”。②在今四川三台县南牛头山。唐杜甫诗“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指此。集镇名。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部。属山城街道
即今河南西峡县东北六十六里二郎坪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三年(1864)三月,捻军张总愚“由庙子街、羊子沟、长阳河、二郎坪窜遁”。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岸共青城附近之梅勒奇屯。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末里合温站”。明改马勒亨古站。
金大定二十四年 (1184) 改晋宁州置,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吴堡、佳县、神木等县市地。元属延安路,辖境扩大至今府谷县。明洪武七年 (1374) 改为葭县。十三年复置葭州,属延安府。清雍正
在今河北河间市北六里。《晋书·东海王越传》:东瀛公腾镇邺,“携并州将田甄,甄弟兰、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部众万余人至邺,遣就谷冀州,号为乞活”。《寰宇记》卷66河间县:乞活城,“《郡国志》云:太安中
又作合撒罕关。即化成关。今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南关岭。《金史·温迪罕达传》:“度今之势,可令濮王守纯行省盖州,驻兵合思罕,以系一方之心。”即此。
今山东禹城市。唐乾元二年(759)禹城县迁治于此。《寰宇记》卷19齐州禹城县载:“乾元二年逆党史思明侵河南,守将李铣于长清县界边家口决大河,东至县, 因而沦溺,今理迁善村。”
在今江苏靖江市东北孤山镇。《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靖江县: 孤山港在 “县东北十二里,以近孤山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