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张镇

东张镇

①清置,属永济县。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六十八里东张镇。

②即今山西浮山县西南东张乡。《清一统志·平阳府一》:东张镇“在浮山县西南三十里”。


(1)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南隅、黄河东岸。面积80.3平方千米。人口 3.3 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张,人口 4000。传战国谋士张仪,死后葬于此地的两村之间,居东者称东张村。1953年设东张乡,1958年属前进公社。1961年析置东张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改镇。主产小麦、棉花。有轧花、机械等厂。夹马口电灌站在夹马口村,为红旗渠源头。运夹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常熟市东北部、白茆塘河口两岸,北濒长江。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家市,人口 2300。原名白茆老市,元末张士诚屯兵于此,改称张家市。为区别县西张市,又称东张市。1949年称东张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棉花、稻、小麦、油菜籽、杂粮、湖羊等。有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纺织、服装、拆船、建材等厂。公路通常熟、上海等地。(3)在福建省福清市西北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张街,人口1万。传宋代董、商两姓居此,名董商,后谐音为今名。1956年设东张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镇。产稻、枇杷、松、杉、竹。有造纸、竹藤加工、翻砂等厂。公路接324国道。名胜有灵石国家森林公园、石竹山游览区。


猜你喜欢

  • 大丙山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

  • 神沙山

    即今甘肃敦煌市南鸣沙山。《隋书·地理志》 敦煌县: “有神沙山。” 《元和志》 卷40燉煌县: “鸣沙山,一名神沙山。”

  • 晋阳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即此。公元前453年。知伯挟韩、魏攻赵,围晋阳,久攻不能下,赵说服韩、魏,反攻知伯,灭之,三分其地,

  • 陈白沙祠

    在今广东江门市南郊白沙村。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新会(今属广东)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明学者。祠在其故居碧玉楼基础上扩建。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后经重修。祠内正中为陈白沙塑像

  • 上江

    ①地区名。指长江上、中游。《资治通鉴》:隋大业十四年(618),隋炀帝在江都,将士思归劫之,“帝曰:‘朕方欲归,正为上江米船未至。’”胡注:夏口以上为上江。②水名。指太湖尾闾之一东江。《史记·夏本纪》

  • 顺安军

    北宋淳化三年 (992) 置,治所在唐兴砦(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关城)。至道三年 (997) 移治高阳县 (今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金废。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置,治唐兴寨(今河北安新县东州东南)。

  • 木垒山

    在今湖南道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一》:木垒山“当往来官道。山势峭拔,俯临潇水。沿流而下五十里,皆石磴悬绝”。

  • 神景宫

    唐置,即今江苏太湖中洞庭西山之灵祐观。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灵祐观,在洞庭山,唐之神景宫也,盖明皇时建。内有林屋洞,人间第九洞天也,……唐时投龙于此,因建宫。(宋) 天禧五年,诏重修,

  • 宿龙山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凤仪镇北。《方舆纪要》 卷117赵州: 宿龙山 “在州 (今凤仪镇) 北十五里。顶有浮图,唐镇南将军韦仁寿所建。或曰,山在州东龙伯山之南”。

  • 新都郡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吴置,属扬州。治所在始新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现已没入千岛湖)。辖境相当今安徽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黄山市大部及江西婺源、浙江淳安等县地。西晋太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