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京

两京

①指东汉首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和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②唐显庆二年(657)以后,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和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两京。

③北宋以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和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为两京。《宋史·太宗纪》:“减两京诸州系囚。”

④明永乐以后,以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


(1)东汉时“两京”指首都雒阳和西汉旧都长安而言。张衡有《两京赋》。后又以“两京”为两汉的代称。《陈书·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2)唐显庆二年(657年)以后,合称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为“两京”。《资治通鉴》:至德二载(757年),“郭子仪以河东居两京之间,得河东则两京可图”。唐韦述有《两京新记》。(3)宋以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为“两京”。《宋史·太宗纪》:雍熙三年(986年)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系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4)明永乐以后,以京师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为“两京”。


猜你喜欢

  • 息壤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唐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曰: “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甘茂盟息壤,盖其地

  • 罗付大河

    即今贵州遵义市西北罗江河,为乌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罗付大河 “在司东,接遵义府界。其下流东南出,入于乌江。天启初,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乱,官军克遵义,追败奢寅于罗付大河口是也”。

  • 宜兴埠

    即今天津市西北宜兴埠。清乾隆 《天津县志》 卷1: 西沽巡检司辖村庄有宜兴埠。民国 《天津志略》 第六章: “ (北乡) 东北为宜兴埠,地产鱼苇,其居民之繁盛,殆与西乡杨柳青颉颃云。”在今天津市东北。

  • 青弋江镇

    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青弋江西岸弋江镇。清光绪 《南陵小志》 卷1: 青弋江镇在 “县东三十里。东达郡治”。

  • 保俶塔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宝石山上。高45米。北宋开宝中吴越宰相吴延爽建。咸平中,僧永保募资重建。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卷8: 永保 “行人呼师叔,遂称保叔塔”。后叔讹作俶。原名应天塔,又称宝石塔。在浙

  • 婼羌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南。

  • 氐陌山

    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寰宇记》卷84普成县:氐陌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旧图经》云:晋太康中,关西离乱,武都氐人流离入蜀,耕凿此山,遂成陌,因名”。

  • 吴城山

    在今湖北蒲圻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6蒲圻县“竹山”条下:“又西十五里有吴城山,相传孙吴时尝筑城山下,故址尚存。”

  • 黄土冈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泗州盱眙县: “有直河,太极元年,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 《寰宇记》 卷16泗州盱眙县: “新开直河在县城西北六十步县郭内。其淮河决开至黄土冈。

  • 尧山驿

    唐置,在今陕西蒲城县北。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北。北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