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晋关
又名河关、蒲坂关、蒲津关。战国魏置,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即此。
战国魏置,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北)城东黄河西岸,故名。西汉改名蒲津关。
又名河关、蒲坂关、蒲津关。战国魏置,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即此。
战国魏置,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北)城东黄河西岸,故名。西汉改名蒲津关。
在今江苏滨海县西南二十四里大套乡。清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淮安府二》:大套巡司,“《河防志》:大套大使,驻扎大套,修防黄河南岸,上自云梯关对岸陈家社起,下至陆家社止”。
南宋孝宗赵眘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大通河畔。《水经·河水注》: 浩亹河 “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即此。
隋、唐西域护蜜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伊什卡什姆。《新唐书·西域传》:护蜜国 “王居塞迦审城,北临乌浒河”。唐龙朔初置鸟飞州都督府于此。中亚古城名。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本
即杀虎林。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续通典》作杀狐林。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南。《方舆纪要》卷11蓟州:白龙港在“州南七十里,亦曰白龙江,绕桃花山下,泃河、沽河诸水皆汇焉。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以河通潮汐也”。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东北。为由县入海之口,是
①战国燕邑,后为赵地。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史记· 赵世家》: 悼襄王二年 (前243),“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②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一说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史
在今甘肃卓尼县境。《晋书·乞伏炽磐载记》:东晋义熙九年(413),“炽磐率诸将讨吐谷浑别统支旁于长柳川、掘达于渴浑川, 皆破之”。
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右江南岸罗村口村,接云南富宁县。《清史稿· 地理志》 百色厅恩阳州判: “西北逻村、渌丰墟有汛。” 清有右江镇外委驻防。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罗村口。清时设兵驻防。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二十二里金鸡村。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彰其先人恶行。”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建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