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洮郡

临洮郡

①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属河州。治所即今甘肃岷县。太和十一年 (487) 移治龙城县(今岷县东北洮河东岸)。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及与渭源、漳县、卓尼等县交界之地。北周废。

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洮州置,治所在美相县(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一说即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县以西、西顷山以东洮河流域。唐武德二年 (619) 复曰洮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临洮郡,治所在临潭县 (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乾元元年 (758) 仍为洮州。


(1)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置,治临洮县(今属甘肃)。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临洮县。西魏时改同和郡。(2)隋大业初改洮州置,治美相县(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临潭、卓尼、岷县、碌曲等县,及玛曲、迭部等县一小部分。唐初改洮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临洮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洮州。


猜你喜欢

  • 巴渠县

    ①南朝宋置,属巴渠郡。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下八乡(下八庙场)。《寰宇记》卷137巴渠县:“以境在巴州宕渠内,故为巴渠县。”隋开皇初废。唐永泰元年(765)复置,属通州。太和三年(829)属开州,四年

  • 土默特左翼旗

    亦名归化城土默特左翼都统旗。后金崇德元年(1635)分归化城土默特部置,设都统,后属绥远将军。治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1949年改为土默特旗。古旧旗名。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治今

  • 木里寺

    明建,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北桃巴乡宁朗山麓。有大经堂、伏魔殿、观音堂等建筑。木里藏族自治县以此名。今寺为1982年重建。

  • 南溪山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七里南溪公园内。《寰宇记》 卷162临桂县: 南溪山 “其山耸拔千尺,烟翠凌空”。山岩洞壁有唐李渤 《留别南溪》 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南将军桥头。东近漓江,东北麓为南溪萦绕,故

  • 回涛堤

    在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临桂县:“东南有回涛堤,以捍桂水。”《寰宇记》卷162临桂县:“回涛堤在城东南十五步桂江西岸,水自岭南流桂岭,去州二百余里,水势极高,每年三月至五月大水瀑涨

  • 史源镇

    北宋置,属寿春县。即今安徽长丰县西史院乡。

  • 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老城之东。《左传》: 昭公三十年 (前512),楚子 “使监马尹大心逆吴公子,使居养,莠尹然、左司马尹戍城之邑”。杜注: “养,即所封之邑。”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东。《

  • 三蜀

    ①秦灭蜀国置蜀郡,西汉高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本一蜀国,称为三蜀。辖地相当今四川中部,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会泽以北地区。西晋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刘

  • 沉香亭

    唐长安兴庆宫内的亭阁。在兴庆池东北,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1载:“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上因移于兴庆池东沉香殿前。”沉香亭遂以芍药闻名。李白《清平调》曰:“名花倾国两相

  • 周窑

    明周丹泉创建,在今江西景德镇市。为当时著名瓷窑之一。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5: “周窑: 隆万中人名丹泉,本吴门籍,来昌南造器,为当时名手,尤精仿古器。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