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州

丹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因丹阳川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义川县(今宜川县东北,后移今宜川县治。宋改名宜川县)。元至元六年(1269)废。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汾州置,“以丹阳川为名”(《元和郡县志》)。治义川县(北周改名丹阳县,隋开皇初复旧名,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唐移治今宜川县,宋改名宜川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宜川县境。隋大业三年(607年)废。义宁元年(617年)于义川县置丹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丹州,贞观后属关内道。北宋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金属鄜延路。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废。


猜你喜欢

  • 黑石寨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6麻城县: 黑石寨在 “县西北八十里。亦抵光山县界。其相近者有康寨,下有包家庄”。

  • 盂城驿

    明洪武中置,在今江苏高邮市南。《方舆纪要》 卷23高邮州: “盂城驿在州南门外。”在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历经战火、水灾破坏,尚存皂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

  • 康山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隅。《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南通志》 曰: “相传浚河时积土而成。” 又引 《扬州府志》 曰: “其上构堂,董其昌题曰康山草堂,为康海与客燕饮弹琵琶处。”②又名东山。在今

  • 万德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北宋属邕州右江道。南宋改为归德州。唐置羁縻州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归德。属邕州都督府。南宋改羁縻归德州。

  • 极嶷山

    即葱岭。在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以西地区。《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国:“葱岭俗号极嶷山,环其国。”

  • 虹星桥镇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十八里虹星桥镇。清同治 《长兴县志》 卷1: 虹星桥镇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西引四安,南控梅溪,藩卫县城,溯游郡治。嘉、道之间列肆联廛,颇称繁庶”。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面积47平方千

  • 益都路堤 (隄)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3沂州 “小河堤” 条下: 益都路堤 “元时州属益都路也”。堤以路名。

  • 宁国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吴分宛陵南乡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宁国县南十三里独山。西晋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移今治,属宣州。六年(623)省。天宝三年(

  • 景德镇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浮梁县析,治景德镇 (今江西景德镇市)。在江西省东北部,北邻安徽省。面积5248平方千米(市辖区423平方千米)。人口148.2万(市辖区42.1万)。辖珠山、昌江二区和浮梁县,

  • 华安县

    1928年由龙溪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华崶(今福建华安县治华崶镇)。据1982年版《华安县地名录》:“以龙溪县华崶镇建县时,拟将安溪县宗信、龙涓等地并入,故取华崶、安溪的首字为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