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巴县

丹巴县

1914年以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地置,属川边道。治所即今四川丹巴县。任乃强《西康图经》(地文篇)《正释·七十九·西康三十六县名义》:丹巴“包括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与明正土司属鲁密二十四村,及旧屯地,命名丹巴,集三土司属之首字也”。“丹巴”,藏语意为“山谷岩城”。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 4659.1 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1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章谷镇。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首字成今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章谷屯,属懋功直隶厅。1912年置丹巴设治委员。1913年置丹巴县,属西康屯垦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此建“格勒德沙”(藏语意为“少数民族”)政府。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北高原山地区。东有邛崃山,大雪山绵亘西部。大金川、革什扎河自北入,与东来小金川、西南来东谷河均汇流于中部章谷镇附近,称大渡河,西南流出境。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小麦、马铃薯及豆类。苹果、花椒、石榴、康巴松茸闻名。有铅、锌、镍、大理石及绿柱石矿,云母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有云母、大理石开采加工、农机、印刷等工业。小丹、刷八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松安寺、里然龙寺、天然石英壁画及“白人戏水”自然景观。有党岭山红军石刻标语。


猜你喜欢

  • 鱼浮关

    亦名鱼涪关、鱼凫关。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东。《清一统志·叙永厅》: 鱼浮关 “在厅东三里。明洪武四年建”。清康熙时废,后又重建。光绪 《叙永永宁厅县合志》 卷2: 鱼凫关在“东七里。……又一在治东三里

  • 周家桥

    在今江苏洪泽县南二十里高桥。《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周家桥 “在府西南九十余里。北去高堰五十里。又南为翟家坝。淮水东溢,往往从此奔冲,为高、宝一带之患,堤防至切”。

  • 老城

    即佛阿拉城。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为后金早期的都城。《清一统志·兴京》:老城“在城南八里,……太祖高皇帝丁亥年筑此城,癸卯年自此迁都兴京”。(1)集镇名。在云南省元谋县南部,北傍元马河。老城乡人

  • 哈实哈儿

    今新疆喀什市。《明史·西域传》: 哈实哈儿 “亦西域小部落。永乐六年,把太、李达等、赍敕往赐,即奉命”。见“疏勒国”。

  • 迤西道

    清雍正八年 (1730) 改永昌道置,属云南。治所在大理府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领大理、丽江、楚雄、永昌、顺宁五府,蒙化、景东、永北三厅,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大姚、牟定、双柏、景东、

  • 三角庄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北四十四里德旺乡杨柳坝。清咸丰五年(1855)铜仁许廷杰、梅继鼎率领五洞(今属江口县)民众起义反对“折征”,印江田宗达、吴灿奎等响应。起义军称红号军,先后攻占铜仁、思南、印江、石阡、青

  • 延德县

    隋大业六年(610)置,属临振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白沙间。《新唐书·地理志》:延德县“以延德水名”。唐属振州。五代南汉初废。北宋崇宁五年(1106)复置,属朱崖军。大观元年(11

  • 皋落山

    一名乐平山。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左传·闵公二年》: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寰宇记》 卷50乐平县: “乐平山在县东七十六里,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

  • 思唐山

    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四里。《方舆胜览》作唐山。《明一统志》 卷88思南府: 思唐山“南连河只水,北枕内江水”。内江即水德江。

  • 静居县

    唐显庆元年 (656) 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天授二年 (691) 属静州。天宝元年 (742) 属静川郡。乾元元年 (758) 属静州。广德后废。古县名。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