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阳

丹阳

①西周、春秋初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南。《世本》:“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史记·楚世家》: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徐广以为“在南郡枝江县(今湖北枝江县东北)。《通典》以为在秭归县东南,后徙枝江,亦曰丹阳。

②战国楚邑。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水之阳。《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七年(前312)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遂取汉中之郡”。

③古地域名。丹阳湖区及其附近包括今皖、苏、浙三省间湖河丘陵地带的统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前210),始皇浮江下,“过丹阳,至钱塘”。西汉改故鄣郡置丹阳郡,即以此为名。《旧志》以始皇为过丹阳县之小丹阳,非是。

④即今福建连江县北五十五里丹阳镇。清《乾隆内府舆图》:连江县北有丹阳。


(1)古地区名。指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地处丹水之阳而得名。《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即此。(2)西周、春秋初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世本》:“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史记·楚世家》: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宋仲子以为在南郡枝江县(今湖北省枝江市东北)。《通典》以为楚初都丹阳,在秭归县东南,后徙枝江,亦曰丹阳。


猜你喜欢

  • 小清河

    ①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之清河。明《辽东志》卷1:小清河在“城(开原老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西南流,至城南与大清河合”。②即辽宁铁岭县南懿路河。明《全辽志》卷1铁岭卫:小清河在“城南六十里。源出归德州南

  • 高罗宣抚司

    元改高罗寨长官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元末明玉珍改为安抚司。

  • 江口驿

    明置,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方舆纪要》卷21颍上县:江口驿“在县西北五十里。颍河东岸,为水陆要冲”。

  • 永昌道

    清康熙九年(1670)置,属云南省。治所在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领大理、鹤庆、丽江、永北、永昌、顺宁、景东、蒙化、楚雄、姚安10府,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大姚、牟定、双栢、景东、临

  • 蔚子桥

    即尉子桥。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四十八里。《金史·海陵纪》: 正隆六年 (1161) 大举伐宋,“败宋兵于蔚子桥”。

  • 张家渡水

    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张家渡水“在县东南。其水西北流,有庐江、河口、分陂、幽溪、皂江、义昌、王江、明德、萧泷诸水,皆分流交会而入赣江”。

  • 酒香山

    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之君山。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引 《湘州记》: “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得饮之即不死,为神仙。汉武帝闻之,斎居七日,遣栾巴将童男女数十人来求之,果得酒。进御未饮,东方朔在旁窃之,帝大怒

  • 掘山

    在今河南罗山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汝宁府一》: 掘山 “一名窟笼山。竹竿河、月儿湾河皆出于此”。

  • 蒲帆塘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新唐书·地理志》湖州乌程县: “北二里有蒲帆塘,刺史杨汉公开,开而得蒲帆,因名。”

  • 紫城

    南诏和大理又称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紫城。《南诏野史》: “代宗甲辰广德二年,羊苴咩城成,凤名之曰大理城,又名紫城。” 郭松年 《大理行记》: “阳苴咩城亦名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