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审旗

乌审旗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前旗。清顺治六年(1649)置,原驻地在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阿都亥村。民国间属绥远省,20世纪40年代迁今乌审旗驻地达布察克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邻接陕西省。属鄂尔多斯市。面积1.16万平方千米。人口9.5万。有蒙古、汉、满、达斡尔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32%。辖1镇、6苏木、7乡。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乌审,系蒙古族部落名,清初以左翼速伯特、卫新二部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后以卫新演化为“乌审”作旗名,意为“用网套的人”。明天顺年间蒙古族入牧。正德五年(1510年)属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年)置鄂尔多斯右翼前旗,通称乌审旗,扎萨克驻巴哈淖尔。清末沿长城地段划入陕西省榆林、横山二县。1927年在锡尼喇嘛等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政权,1929年废。1950年成立乌审旗人民政府,旗治达布察克,属绥远省伊克昭盟。1954年绥远省撤销,改属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改属鄂尔多斯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农业主要在南部无定河流域,产糜黍、谷子、荞麦、玉米、水果等,巴图湾水库养殖鱼类。畜产牛、马、绵羊、山羊、骆驼等。有良种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审马。工业有化工、烧碱、建材、电力、印刷、制药等厂。有公路接210国道。古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大夏国统万城遗址和锡尼喇嘛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 平越州

    清嘉庆三年(1798)改平越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福泉、瓮安、余庆、湄潭等县地。1913年废。清嘉庆三年(1798年)改平越府置直隶州,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福

  • 北渚亭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元于钦《齐乘》卷5载:“《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有大明寺,水成净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而光绪《山东通志》卷34称:“北渚亭在大明湖上,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

  • 弗提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置,治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古城。后废。

  • 扶沟县

    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东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初废,后复置。东魏属许昌郡。北齐移治今扶沟县。隋属颍

  • 庆源府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赵州为庆源节度,宣和元年(1119)改为庆源府。治所在平棘县(今河北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宁晋、赞皇、高邑、临城、柏乡等县地。金复为赵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赵

  • 益迁水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部之中河。《寰宇记》卷137东乡县: “益迁水在县东北三十步,从金州来,流入石鼓县界。”

  • 方石岭隘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方山岭。《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兴国县:方石岭隘“在县北。亦曰方山岭阨”。

  • 开刊县

    西晋改平乡县置,属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水经·沫水注》:“沫水又东径开刊县,故平乡也。晋初置。”后废。

  • 姥岭

    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南。《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 姥岭 “在县东北十五里。东去烛溪湖五里”。

  • 塔耳埠

    亦作塔儿埠。即今山东昌邑县东南百里塔耳堡镇。以山得名。清乾隆 《昌邑县志》 卷2有塔儿埠会。1983年设塔耳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