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潭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0武陵县:“《志》云,龙阳县(今汉寿县)西三十里有崇神潭,即九潭也。其在武陵境内者凡二潭,今有九潭河泊所,置于府东三里。”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0武陵县:“《志》云,龙阳县(今汉寿县)西三十里有崇神潭,即九潭也。其在武陵境内者凡二潭,今有九潭河泊所,置于府东三里。”
即今四川巴塘县。清于此置巴塘宣抚司。
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分布于今吉林梨树县东南叶赫河流域。驻所在叶赫城(今吉林梨树县东南叶赫满族镇)。《清一统志·吉林二》:叶赫城“叶赫之先,蒙古国人姓土默特,灭呼伦国所居璋地之纳喇部,遂据其地,因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洒拉地坡乡 (滥坝)。民国 《昭觉县志》 卷2: 滥坝场 “在县西。距城一百一十里”。
①西周国名。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左传》: 桓公十一年 (前701),“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又,桓公十二年 (前700),“楚伐绞,军其南门,为城下之盟而还”。后为楚所灭。②春秋时
即噶玛兰。今台湾东北部宜兰平原。又作葛玛兰、蛤虸难、哈仔难。即今台湾省台湾岛东北部宜兰平原中心地。详“哈仔难”。
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大竹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1935年初迁治洪口(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旋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仁爱乡。原为高山族村社。1930年雾社高山族同胞举行反日起义,即“雾社事件”。今街头建有抗日纪念碑。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山区,属南投县,距埔里镇23千米。位浊水溪上源与眉溪的分水岭上,
又名流泗桥镇。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三十里流泗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3九江府湖口县: 东北有流澌桥。
即宝鼎山。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北三十里。山上有宝顶寺。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山上多佛像石刻,风景幽丽。参见“宝顶山摩崖造像”。
乌鲁木齐城(迪化城)简称。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清王定安《湘军记》卷19:同治九年(1870),阿古柏“潜勾马仲自吐鲁番共攻妥明。妥明乞降,帕夏仍令为清真王,踞守乌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