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二王庙

二王庙

亦名崇德庙、李冰祠、广济王庙。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东岸玉垒山麓。《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崇德庙李冰祠“在导江县西三十余里。《舆地广记》谓之广济王庙”。是祭祀都江堰创建者蜀守李冰庙宇,始建于南朝齐,五代后蜀先后封李冰及其子为王,清始称二王庙。今庙为清建,石壁嵌“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等治都江堰三字经、六字诀。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岷江东岸玉垒山麓。是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创建于南北朝,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朝敕封李冰父子为王,遂易今名。历代屡有兴废,现存庙宇为清代重建。庙内石壁嵌李冰及其后历代治水经验格言石刻碑文:“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等,通称治水三字经、六字诀。近年塑有李冰及李二郎像,各高数米,或坐或立,分别供于大殿及后殿内。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后殿右侧有画家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等于民国时绘制的天马、玉女、黄粱梦等碑刻。1987年,在正殿右侧增塑诸葛亮等历代治堰功臣像。建筑依山取势,高低错落,朱檐飞阁,雄踞江边,气势巍峨。


猜你喜欢

  • 丰水泉

    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北史·氐传》:“汉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勇健多计略,始徙居仇池,方百顷,因以为号。四面斗绝,高七里余,蟠道三十六回,其上有丰水泉,煮土成盐。”

  • 大毕庄

    即今天津市东北大毕庄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东路有大毕庄村。

  • 都江堰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古名离堆、离碓、湔堰、都安堰、金堤、楗尾堰、侍郎堰,宋始称都江堰。大堰为战国末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创建,历代维修,形成为古今闻名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分渠首枢纽工程与灌溉泄水工程,

  • 山东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改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九年(1376)移治济南府(今济南市),寻改置山东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清称山东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山东东西道宣

  • 灵池山

    ①亦名灵泉山。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为龙泉山支脉。《宋史·田敏传》:咸平三年(1000),“王均乱西川,从招安使雷有终败贼于灵池山”。即此。②在今广东翁源县东北。《寰宇记》卷159翁源县:灵池山,“池中

  • 康乐设治局

    ①1932年改上帕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因与甘肃康乐县重名,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②1933年析临洮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1940年改为康乐县。(1)1922年由丽

  • 金波湖

    在今宁夏银川市东北。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2: 金波湖 “在丽景园青阳门外。垂柳沿岸,青阴蔽日,中有荷芰,画舫荡漾,为北方盛观”。

  • 秀水河镇

    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秀水河子镇。《清史稿·地理志》 法库直隶厅:“又西秀水河,南入新民。有秀水河市镇。”

  • 南屯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驻地巴音托海镇。1934年为索伦旗驻地。1948年命名为巴音托海(蒙古语意为 “富饶的河套”)。村名。在山东省平邑县西北部。属仲村镇。人口 2630。原名原孝屯,又称原宪屯。《

  • 金蒲城

    即金满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汉书·耿恭传》: 永平十七年 (74),“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明年)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