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冢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东北吕家孝陵村西北。据《齐乘》卷5记载:五公冢“临淄东南十里。齐昭公、灵公、惠公、顷公、孝公五坟相近”。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东北吕家孝陵村西北。据《齐乘》卷5记载:五公冢“临淄东南十里。齐昭公、灵公、惠公、顷公、孝公五坟相近”。
清雍正八年 (1730) 于榆林卫地置,属陕西省。治所在榆林县 (今陕西榆林市)。辖境相当今陕西横山、佳县以北,长城以南地区。1913年废。清雍正八年(1730年)于明榆林卫地置,治榆林县(今陕西榆林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石门村)东北十六里牡丹村。原为高山族排湾人村社。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人民在此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牡丹乡东北牡丹村。清同治十三年(
一作鄁。周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三十里邶城村。《史记·周本纪》:“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注:“邶以封纣子武庚。”《诗经·邶鄘卫谱》:“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古国名。又作鄁。周武王封殷纣
在今浙江青田县城西。《清一统志·处州府》:石门亭“在青田县治西。宋建。王安石记”。
北周改多融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寰宇记》 卷75晋原县: “以县界晋原山为名。” 隋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唐垂拱二年 (686) 为蜀州治。南宋为崇庆府治。元为崇
又名马头山。在今河北易县北二十里马头。《水经·易水注》:濡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即此。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赵州。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灵山下。大业初省入元氏县。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南宾县置,属钦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东卷:灵山县
亦曰高家镇。明置,属丹徒县。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明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部,北临长江。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资,人口7000。因高资港得名。清设镇。1
南朝梁天监中置,属江州。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双流县东南部地。北周废郡,于此置籍县。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北三十八里万峰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宝庆府二》:石门隘“在新宁县西。有土城。明尝移武冈州巡司于此。后巡司仍归州,设隘长、统制、大绢等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