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堰

五堰

又名鲁阳五堰。唐景福元年(892)台濛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新唐书·杨行密传》:“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拖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孙儒。”《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银淋堰,“《续志》云:苏、常承中江下流,常病漂没,故筑银淋五堰以窒之。自是中江不复东,而宣、歙皆自芜湖以达于大江。又以石窒五堰路,又液铁以固石,故曰银淋,今讹为林”。宋《景定建康志》卷16:“银林堰在溧水县东南一百里,长一十一里。”自银林稍东曰分水堰,又东曰苦李堰, 曰何家堰, 曰余家堰, 所谓“鲁阳五堰”。


在今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附近胥溪河上,自西而东为银林堰、分水堰、苦李堰、何家堰、余家堰,合称五堰,各相距五里许,用以蓄水,“拖轻舸馈粮”。唐景福二年(893年)杨行密将台濛立。五堰的设立,还可截拦洪水,防止太湖泛溢。北宋时圮废,后改筑为东、西两坝。


猜你喜欢

  • 柳沽河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宝坻县: 柳沽河在 “县东北三十里。玉田之水汇流入县境口柳沽河,下流注于白龙港”。

  • 贝中聚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乐安国博昌“有贝中聚”。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乐安国博昌县有“贝中聚”,即此。

  •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①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棘子排。是一座土木结构瓦房。1933年至193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苦力委员会、手工业工人委员会和国家临时工人工会委员会等机构设此。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也在此居住和办

  • 木索甸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八十里大勐宋。元属大连路。

  • 井戈山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六十里。《清一统志·杭州府一》:井戈山“通安吉县,蹊径萦纡,深窈难行,如负戈入井,因名”。

  • 河阴县

    ①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 “东径河阴县故城北。又东径九原故城南”。②三国魏黄初中改平阴县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东魏为河

  • 下堡塞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下堡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下堡塞“在蒲岐所南五里,南临大海,所之南藩也”。

  • 羊八井宗

    又称羊井、杨八景、阳八井、羊经宗。治所在羊八井(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镇)。清《西藏图考》卷4:“羊八井,一作阳巴井。”藏语意为宽阔、广严城。1960年并入当雄县。旁有羊八井曲,东南流入拉萨河。原西藏

  • 矿岭关

    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玉山县: 矿岭关 “在县西北。又县北有广平、鸦山二隘,路通徽、饶。《南行记》,玉山县北有矿岭、柴门、蜈蚣三关。矿岭道出上饶柴门,蜈蚣道出饶州府德兴县”。

  • 蒲村镇

    北宋置,属导江县。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蒲阳镇。在陕西省岐山县北部偏东。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村镇,人口2610。蒲姓居此得名。1949年设蒲村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