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屼山

五屼山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西汉扬雄《蜀都赋》:“五屼参差。”西晋左思《蜀都赋》:“蹑五屼之蹇浐。”刘逵注:“五屼,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越巂,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皆指此。


猜你喜欢

  • 格尔吉匝噶那山

    简称格尔吉山。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清一统志·西藏》: 格尔吉匝噶那山 “在诺莫浑乌巴什山东北三百余里。卫之东界、喀木之西北界,即澜沧江发源之山也。山甚高大。《滇志》 谓澜沧源出鹿石山,即此”。

  • 枋口堰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三十里五龙口镇附近。秦时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三国魏典农中郎将司马孚重修,垒石结以为门,溉田甚众。《新唐书·地理志》 孟州济源县: “有枋口堰,大和五年,节度使温造浚古渠,

  • 五里坝

    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一百八十里五里坝镇。山深林密,为南山险要之区。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为县佐。集镇名。在陕西省城固县南部、牧马河上游。属大盘乡。人口300。以村傍五里长坝得名。地处川、陕古道。主产稻、玉

  • 哲克得里克

    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东南查干屯格乡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1塔尔巴噶台路: 哲克得里克 “在塔尔巴噶台南境,南至迪化州三百里,北境有河,合流南下。其东南境沙漠弥望,东西五百里,南北三百里

  • 峨眉山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峨眉山 “在州南十里。《志》 云,山迤逦连闻喜、夏、猗氏、临晋、荣河诸县界,西抵黄河,东抵曲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条之坡阜也”。②即峨岭。

  • 昌润渠

    在今宁夏平罗县东。清雍正六年 (1728)循黄河支流六洋河之旧迹疏浚而成。《清一统志·宁夏府一》: 昌润渠 “本朝雍正六年既开惠农渠,复即旧河疏其淤塞。重筑湃岸于渠口……两旁分支渠数十道, 溉田万条顷

  • 哈克

    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哈克乡。《清史稿·地理志》: 呼伦直隶厅有 “哈克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哈克”,蒙古语意为“碱地” 或 “地衣”。

  • 盘水镇

    金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4: “巨合城在 (历城)县东七十五里。汉巨里聚。耿弇讨张步守巨里,即此城也。金为盘水镇。今为龙山镇。”在贵州省普安县中西部、南山坡北

  • 肥河卫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蜚克图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浔州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大宾县 (今广西桂平县东北四十里)。《元和志》 卷38浔州: “取北浔江为名。” 寻废。贞观七年 (633) 复置,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十三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