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东嘎拉。下临拉萨河。藏语意为白山咀、白山坡。另据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称: “布达拉西三十里,耸峻连霄,高四百余丈。唐古忒语谓海螺曰洞噶,山形似螺,故名。” 古时上修碉卡,形
或译作密徐篱、迷思耳、密昔儿、密乞儿、米昔儿、密思儿。即今非洲之埃及。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勿斯里国属白达国节制。……管下一十六州,周回六十余程。”《明史·西域传四》:“米昔儿一名密思儿。永乐中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茹麻岭口,南通旌德县。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湖北竹山县东北官坪乡(对峙河)。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对峙河“《光绪舆地记》:在县东北八十里。驻外委”。
即今江苏东海县北石榴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海州西有“石榴树”。
又名古水埠。即今广东广宁县西北古水镇。《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顾水 “源出清远县,流至顾水口入于江”。
唐置,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北杨店附近六盘山上,与固原县分界。《新唐书·地理志》 原州平高:“西南有木峡关。州境又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崝等关,并木峡、六盘为七关。”《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六盘关“
元置,属沿边溪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置新添长官司。元至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属八晋顺元宣慰司。元末废。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属东豫州。治所在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东北)。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属西豫州,太清元年(547)属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仍属东豫州。北齐废。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多业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初属普州。天宝初属安岳郡,乾元初复属普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