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国县

兴国县

①南朝梁置,属信义郡。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四十五里支塘镇。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常熟县。

②北周为安国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境。隋开皇初废入九陇县。

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分赣县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兴国县。《寰宇记》卷108虔州兴国县:“以年号为名。”南宋属赣州。元属赣州路。明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④辽兴宗置,属泰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金废。

⑤1912年改兴国州置,属湖北省。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1914年改名阳新县。


(1)古县名。(1)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常熟市东支塘镇。属信义郡。隋平陈废。(2)辽置,治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属泰州。金废。(2)旧县名。1912年改兴国州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1914年因与江西省兴国县重复,改名阳新县。(3)今县名。在江西省中南部、贡江支流平固江上游。属赣州市。面积 3214 平方千米。人口73.1万。辖7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潋江镇。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赣县、平固县地置兴国县,治今址,属虔州。以年号为名。南宋属赣州。元隶赣州路。明、清隶赣州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隶赣南道,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属瑞金专区,1950年属宁都专区,1952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赣中南丘陵区,雩山主支脉绵延全境,潋水、水在县境中南部汇合成平固江,河谷沿岸为盆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蔗、烟叶、柑橘、花生等,山区富森林。特产均福山云雾茶、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兴国甜橙、九山生姜。有钨、萤石、稀土、无烟煤等矿藏。工业有采矿、电力、机械、水泥、化工、制糖、卷烟、羽绒制品等。京九铁路经此,有319国道及兴江、兴均、古高等公路。纪念地有中共江西省委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长冈乡调查旧址、中央兵工厂旧址、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名胜古迹有冰心洞、太平岩、通天岩、朱华宝塔、潋江书院、普惠寺等。


猜你喜欢

  • 柳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柳城县 (今广西柳城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柳江、柳城二县及鹿寨县西南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柳州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柳州置

  • 上包座佘湾寨

    即今四川若尔盖东南包座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上包座佘湾寨土千户。

  • 浦庄市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浦庄镇。清同治 《苏州府志》 卷29 《乡都图圩村镇》: 七都十二图中有 “浦庄镇”。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县记: “城西南有……浦庄、黄芦、大村等市。”

  • 大密径

    在今广东蕉岭县北文福镇境。《清一统志·嘉应州》:大密径“在镇平县北三十里。上下皆崇冈峻岭, 中有一径,长十五里。有兵驻防”。

  • 阿勒巴昔哈河

    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北之额木尔河。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额穆尔河,一作厄牧勒,《清统志》作勒木里,《提纲》作厄母里,旧档作阿木尔,《中外舆图》作阿勒巴昔哈河。县(今漠河乡)南八十里。……又东北流十

  • 艾蒿岭

    在今陕西志丹县东。《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艾蒿岭“在县东六十里。即子午岭之异名也。绵亘于延、庆两郡间,几数百里云”。

  • 建阳河

    亦名建阳峡水。即今湖北兴山县东高岚河。《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建阳峡 “峡中之水会于香溪”。《清史稿·地理志》 兴山县: “城南香溪,一名县前河,建阳、南阳两河入之。”

  • 鸣犊口

    在今山东高唐县南,西汉大河 (黄河) 所经处。《汉书· 沟洫志》: 元帝永光五年 (前39),“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民河绝”。又,成帝初,清河都尉冯逡奏言: “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

  • 济北国

    汉高帝元年 (前206) 项羽封田安置,都博阳 (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德州、泰安、莱芜等地。五年国除。文帝二年 (前178) 以齐之济北郡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都卢(今山东长清县西

  • ①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齐侯伐我北鄙, 围龙”。杜注:“龙,鲁邑,在泰山博县西南。”②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七年(前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