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泉省
1933年12月由中华共和国(福建人民政府)改泉海省置,省会在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德化、大田、安溪、同安、厦门等县市以南、以东地。1934年1月废。
1933年12月由中华共和国(福建人民政府)改泉海省置,省会在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德化、大田、安溪、同安、厦门等县市以南、以东地。1934年1月废。
在今贵州余庆县南。《明史·地理志》 余庆县:“南有小乌江,下流入于乌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小乌江“在余庆长官司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南流入涪江”。《清一统志·遵义府》:小乌江“在绥阳县东
又作傅昜山、博阳山、敷浅原。在今江西德安县境。一说在今波阳县境内。《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 《通典》 卷182浔阳郡江州浔阳县: “又有蒲塘驿 (即今江
①唐渤海国置,属鸭渌府。治所在桓都县(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一说即今集安市)。辽属渌州,治所即今集安市。金废。②金大定二十年 (1180) 置,属西京路,并为西北路招讨司治所。初治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
相当于今安徽霍邱县东之东汲河。《水经·泄水注》: “泄水出博安县,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西北入于淮。”古水名。据《水经注·泄水》,自今安徽省六安市西南分沘水(今淠河)西北出,北过芍陂西,与沘水合,即今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当在今宁夏隆德县境。东汉省。按:月氏本部族名,游牧于甘肃敦煌、祁连间,后为匈奴所逼西迁。此盖以其国降人所置。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当因河西月氏迁此,故名。属安定郡。
南朝宋置,治所在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市地。南齐移治始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开皇时废。南朝宋置,治乐昌县(今广东四会市北)。辖境不详。南朝齐移治始昌县(今四会市北)。隋开皇时
①唐置,在荣州 (今四川荣县)。《新唐书·地理志》: 荣州 “有威远军”。后废。②亦作威远镇。唐置,在威远县 (今四川威远县)。《元和志》 卷33威远县: “威远镇在县城内。”后废。
在今贵州石阡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秋满洞 “在石阡司治南。成化中,郡守余志《记略》 曰: 府南梭砦隔岸有山,高峻凌空,下有秋满洞,洞门开敞,洞后穿过塘池砦,平茫溪石泉长流,资以灌田。
①西周国名。亦作有吕或甫。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国语·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宣王时改为甫。春秋时为楚所灭。②春秋晋大夫吕甥之邑,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左传》:僖公二
在今江苏南京市。《资治通鉴》: 隋开皇九年 (589),围建康,陈后主命 “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陈后主叔宝命忠武将军孔范屯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