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福建泉州市西。《方舆纪要》卷99晋江县:石笋桥“在府西临漳门外,跨笋江上。宋皇祐初,创浮桥,名履坦。嘉祐间重修,改曰济民。元丰初修饰,曰通济。绍兴间,改作石桥。庆元中,又造二小石桥相续,以达临漳门
又名飞骑桥。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北,古逍遥津上。《水经·施水注》:“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建安二十年(215),“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
北宋改滳河县为商河县,属棣州。治所即今山东商河县。明属济南府武定州。清属武定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西北部。属济南市。面积1162.7平方千米。人口59.5万。辖7镇、1
在今贵州六枝特区附近。《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阿驴寨“在(西堡长官)司境。蛮砦也。洪武十五年,吴复击破西堡贼,拔阿驴等寨”。即此。在今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吴复拔阿驴
南朝宋置,属宋兴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北周废。
一名牛心山。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南川河西。《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东。”《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夏闰四月,“癸巳,(李)靖等败吐谷浑于牛心堆”
亦作不儿罕山。即今蒙古国东北之肯特山。《方舆纪要》卷45:不耑罕山“亦在漠外。斡难河源出于此”。
一作莨荡渠、狼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荥阳县: “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水经· 河水》: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 故道自
唐置,属羁縻庄州。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时置,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西,为候州治。后废。
唐置,属当涂县。即今安徽芜湖市。《寰宇记》卷105芜湖县:“陈平,县废,地入当涂。其实为江津之要区。自唐武德以来为镇,隶姑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