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分水岭

分水岭

①在今北京市西。《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

②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分水岭“滦河径其西,漆水径其东,因名。其南与卢龙分界”。

③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南。《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分水岭“在盖州卫东一百四十里,延亘数百里,山下有泉,东西分流,故名”。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5海城县:分水岭在“城东南九十五里。有水西流,杨柳河、五重河发源于此”。

④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与宽甸、桓仁二满族自治县交界处。《清一统志·兴京》 “费叶棱乌河”条下:“小峡河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分水岭。碱厂河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亦出分水岭。”即此。

⑤即黑林岭。在今吉林浑江市东北、靖宇县西南。《清一统志·吉林一》:“黑林岭在吉林城南八百七里,亦名分水岭。”

⑥在今福建永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永定县:分水岭在“县西北六十里。山势崇峻,石径险隘,水流南北两分。一名猪槽凹, 路出上杭县”。

⑦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关,与江西省接界,为入闽第一山,崇溪发源于此。上有分水关。《明一统志》卷76建宁府:分水岭“在崇安县西北石雄里,二水发源其下,一入江西界,一入福建界”,故名。

⑧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水经·淯水注》:鲁阳关水“出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岭”。《寰宇记》卷142邓州南阳县:分水岭“即三鸦之第二鸦也”。

⑨在今湖北宜城市南。《方舆纪要》卷79宜城县:分水岭“在县南六十里,与荆门州分界”。

⑩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清同治元年(1862),夔巫都司薛尚品败兰二顺义军于此。

(11)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五十里。产铜。清乾隆间曾开采,咸丰间封闭。

(12)在今云南临沧县南百四十里。林密箐深,四时云雾不开。清有外委千总驻守。

(13)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54商南县:分水岭“其水分东西流”。

(14)在今甘肃岷县南。《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分水岭“在卫南四十五里。下有分水岭河”。

(15)当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之毛毛山。《方舆纪要》卷63庄浪卫:分山岭“在卫西百五十里。岭峤有泉分流,南为庄浪河,北为古浪河。其北又有平岭。嘉靖中,总兵姜奭击敌于分水岭,败之”。

(16)即今朝鲜东北摩天岭北端之小白山,为长白山之支阜。鸭绿江出其西, 图们江出其东, 因名分水岭。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康熙五十一年(1712),“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


猜你喜欢

  • 听水亭

    在今河南许昌市市区西西湖上。《清一统志·许州二》:听水亭,“宋苏轼尝卜宅其南。辙有诗”。

  • 苦菜山

    一名黄城山。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水经·��水注》: “叶县有方城。 郭仲产曰: 苦菜、 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城即黄城也。”

  • 拉哈噶珊

    又作拉喀。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西海岸拉哈河口南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 库页岛西海岸有 “拉喀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海滨东南库页岛、费雅喀

  • 梅陇墟

    即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梅陇镇。清光绪 《惠州府志》 卷8: 海丰县有梅陇墟。

  • 甘河

    亦称旱河。即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南之甘河。《清一统志·黑龙江》:甘河“在布特哈西北五百二十里。源出西北兴安岭,东南流入嫩江”。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甘河“在(嫩江)县西南(会口距县十五里), 自布西

  • 任家铺

    即今四川忠县西南任家镇。清道光《忠州直隶志》卷2:任家场“距城九十里”。

  • 蔡阳河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 卷118蒙化府: “蔡阳河在城南。源出东山,流入阳河。”

  • 白雅孤口

    在今甘肃武威市北。《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白雅孤口“在卫北。正统中,王骥讨叛人,使赵安由凉州逾白雅孤口,北抵赤林、铁门诸关为犄角。盖其地皆近塞外”。

  • 马武窟溪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北马武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马武窟溪”等“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 安乐垒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魏书·地形志》九门县:“有安乐垒。”《方舆纪要》卷14正定府藁城县:安乐垒“在县西北……慕容隽攻冉闵时筑垒于此。后燕亦为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