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豫州

南豫州

①南朝宋永初三年 (422) 分豫州淮东置,治所在历阳 (即今安徽和县)。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和安徽定远、来安、和县等县以西,河南光山县、新县、湖北武湖水以东的江北、淮南地。永嘉七年(430) 省。大明元年 (457) 复置,治所在姑孰 (即今安徽当涂县)。五年 (461) 省。七年 (463) 复置,齐建元二年 (480) 省。永明二年 (484) 割扬州宣城、淮南,豫州历阳、谯、庐江、临江六郡复置,治所在于湖 (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武德三年 (620) 以当涂县置,八年(625) 废入宣州。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寿春县 (今安徽寿县)。《隋书·地理志》: “淮南郡,旧曰豫州,后魏曰扬州,梁曰南豫州,东魏曰扬州,陈又曰豫州,后周曰扬州。开皇九年曰寿州。”

③东魏置,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北周改为㵐川郡。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分豫州淮河以南地置,治历阳县(今安徽和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浦口等区和安徽省和县、来安、定远等县以西,河南省光山、新县等县和湖北省武湖水以东的地区。其后屡经废复,治所、辖境一再迁改。至梁侯景乱后,定治姑孰(今安徽当涂县)。辖境仅有今皖南长江流域。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治当涂县(今属安徽)。八年废。


猜你喜欢

  • 铁丘台 (臺)

    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50上蔡县: 铁丘台 “相传汉光武曾驻此”。

  • 罗淡县

    唐置,属羁縻西原州。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北宋废。

  • 西坝场

    今四川乐山市南西坝镇。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西坝场在“县北六十里。通乐山”。光绪元年(1875)石溪炭厂脚力李三打杵, 自号平天王,起义于此。

  • 小河子村

    即今河北沽源县南三十里小河子乡。民国《察哈尔通志》卷13:沽源县第一区有小河子村。1925—1948年为沽源县治。

  • 三川

    ①西周以今陕西泾、渭、洛三河为三川。《史记·周本纪》:幽王二年(前780),“西周三川皆震”。即此。②战国时以河、洛、伊为三川。为韩地,介于秦、楚之间。东接东、西二周。《战国策·秦策一》:“今三川、周

  • 南温泉

    又名观音寺温泉。在今四川重庆市南六十里南温泉镇南花溪河畔。清乾隆 《巴县志》 卷1: 观音寺温泉在 “县南五十里介石场西。地名温泉塘。塘后有观音寺。源出建禹山,塘周围五丈,水深四尺,性温,浴可疗疾。男

  • 九里山

    ①又名九嶷山、象山。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五里。《魏书·地形志》:彭城有九里山。《寰宇记》卷15徐州彭城县:九里山,“《元中记》云,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潜通琅邪,又通王屋,俗呼为黄穴池”。《方舆纪要》卷2

  • 小桥营

    明置,属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滨海。《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乐安营”条下:“又拨把总驻小桥营,分防藤桥诸汛。”

  • 羊寨乡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三十六里羊寨镇。明属山阳县,置巡司于此。清兼置把总驻防。

  • 元淑墓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小南头乡东王庄西北三里。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曾孙常山康王元素之子。名淑, 字买仁,谥曰靖。官至使持节、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平城将军。卒于正始四年(507)十月。《北史》卷15有